“有‘四季仙果’的小城”,這是近年來外媒對上虞的基本印象之一。
二月草莓分外俏,四月香甜櫻桃宴,五月桑果采摘忙,六月酸甜楊梅鮮……這首“四季仙果之歌”不僅在上虞家喻戶曉,也被上海、杭州等長三角重要城市的游客所熟知。
從“水果”到“仙果”,從“農業”到“旅游”,從“經濟”到“民生”,我市大力開展的“四季仙果之旅”品牌建設,如今不僅串聯起下管櫻桃、丁宅桑果、嶺南板栗等十余種特色農產品,并使其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同時,也帶動了丁宅鄉車厘子、火龍果、冬棗、百香果等外來引進的高檔水果種植,使“四季仙果之旅”大家庭的成員越來越多。
水果“連連摘”,帶動農戶高檔水果引種
繼總產量約7萬斤的本地藍莓銷售一空,火龍果基地已迎來送往了多批采摘游客,本地冬棗也將在9月中旬新鮮上市,雖然車厘子掛果要等到明年,但目前生長態勢非常好。我市種植高檔水果的基地日益增多,丁宅鄉是其中種植比較集中的一個鄉鎮。
“高檔水果種植不僅提升水果采摘游的品質,延長采摘游時間,而且從目前市場情況來看,在我市‘四季仙果之旅’的帶動下,只要水果品質好,農戶不愁銷路。”丁宅鄉副鄉長史錢鈞這樣告訴記者。
今年26歲的王園園是紹興市南野生態農業的負責人,從中國農業大學畢業后,她回丁宅老家一口氣種了50畝車厘子、30畝西梅。“我印象中上虞開始發展‘四季仙果之旅’是在2007年,那時我剛上大學。之后我只在每年放寒假時回上虞,每回一次上虞就被‘驚艷’一次,上虞水果種植的發展形勢實在太好,這讓我也動了心。”
近一年來,王園園單車厘子種植基地已投入超過50萬元,后期資金還在持續注入中,但她信心滿滿。“紹興還沒有人種車厘子,我相信只要品質好,就不愁賣,畢竟這雖然是上虞水果,但銷售范圍已經擴展到長三角地區。”
同樣對銷售“不知愁”的,還有9月中旬即將開摘的冬棗種植園的主人郭建森。“去年已經少量出產過一批冬棗,一部分自己拉到市場去賣,一部分游客前來采摘,反響很好。批發商跟我說,品質好的冬棗有多少要多少。”郭建森告訴記者,他了解到,單金華市場一天的冬棗消化量是10萬斤,上虞連接著上海、杭州、寧波等市場,現在二三萬斤的產量銷路基本沒有問題。
來源:浙江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