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越南大米價格觸及三個月低位,因需求疲弱及供應增加。此外,今年以來糧食品種的"高進口"已成為中國糧食市場的常態,尤其是稻米行業"高進口"給國內稻米產業造成了沖擊。國際市場價格低迷,無疑將加劇對國內市場的影響。
從基本面看,今年國內外稻米產量均實現增長。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9月9日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13/14年度全球大米產量將增至創紀錄的4.97億噸,比上年的4.91億噸增長1.3%.大部分產量增幅集中在亞洲地區。全球大米期末庫存可能在1.81億噸,比上年增長4%.
國內方面,由于未受到前期干旱、高溫天氣的影響,2013年早秈稻繼續增產上市,加之陳稻庫存充裕,國內早秈稻供應比較寬松。據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早稻產量顯示,2013年全國早稻總產量達到3407.3萬噸(681.5億斤),比2012年增產78.3萬噸(15.7億斤),增長2.4%.2013年全國早稻播種面積5791.9千公頃(8687.8萬畝),比2012年增加27.1千公頃(40.6萬畝),增長0.5%.
據了解,低價的進口米價格優勢明顯,給國內的加工企業造成了較大的沖擊,破碎率為5%的越南米fob價格僅380美元/噸,折合成人民幣僅1.17元/斤;泰國破碎率為5%的大米fob價格442美元/噸,折合人民幣僅為1.36元/斤。邊貿走私米的價格也僅在1.5-1.7元/斤之間,跟國內秈米價格相比(1.8元/斤以上)優勢相當明顯。
據悉,2012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大米進口國,而2011年在全球大米進口國中,中國僅排名第18位。進入2013年,糧食品種的"高進口"已成為中國糧食市場的常態,尤其是稻米行業,"高進口"給國內稻米產業造成了巨大的沖擊。據海關數據顯示,截至7月,2013年我國共進口糧食4613萬噸,稻谷和大米累計進口147.2299萬噸(這其中還不包括走私大米)。其中,7月共進口稻谷和大米14.4019萬噸,較6月小幅下降,市場預計今年中國稻米的進口數額將達300萬噸,下半年稻谷和大米的進口將延續高位,并繼續對國內的稻米市場造成沖擊。
(中國證券報)
來源:中國證券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