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走進位于淮安市洪澤縣朱壩鎮的曹連如的豬場時,豬舍里一位身材敦實的中年人正在忙著給豬喂飼料,他利索的動作,一身樸素的豬倌打扮,讓人怎么都不會覺得,他就是曹連如——一位有著千萬資產的豬場老板。
說起曹連如的創業過程,勤勞和鉆研貫穿了始終。2003年,曹連如拿著僅有的兩萬塊錢在村里辦起了養豬場,但是創業的過程絕不是一帆風順的。
“2003年到2005年期間,從外地進的苗豬回來,當時就死了二十頭,那時候苗豬已經漲到400多塊錢一頭,死了二十九頭,賠了將近一萬多塊錢。”曹連如回憶創業的過程時說。
但挫折沒有打敗曹連如,反而激起了他愈挫愈勇的斗志。之后他在養豬技術上下大功夫進行鉆研。從豬舍的建設到仔豬的治病防疫,只要他自己能做的,一律自己動手實踐,自己不能做的,就跟著老師傅后面學習或者自己慢慢摸索,他的豬場逐漸走上了盈利的路子,從單純的苗豬育肥發展到了種豬繁育。
曹連如說,這些年我們一直在總結,不斷提高母豬的產子率和成活率,目前,這里的苗豬在保育上、產房上,幾乎是沒有死亡的,除非個別的母豬個頭大,把小豬壓死了。
在一間豬舍里,記者看到在過道兩側擺放著兩種不同的飼料,曹連如告訴記者,這是他在做不同飼料性價對比試驗。
“現在我用了兩種飼料做對比,一種是佳吉,一種是中洋的,現在這兩種飼料質量上都可以,就是價格上有些差距,在都可以的情況下,我選擇價格適中的。”
2005年以后豬場逐漸走上正軌,曹連如沒有就此打住,他又累計投入了400多萬元按照現代科技養豬的標準進行擴建。2008年,曹連如依托自己積累的技術和資金優勢成立了母豬良種繁殖專業合作社,帶動周邊農民一起養殖致富。
“如果有人打算養我們的苗豬,一頭豬賺二百塊錢是沒有問題的。”曹連如自信地說。
現在曹連如的豬場年出欄量達到了3600頭,形成了種豬配種、能繁母豬養殖和苗豬育肥的養殖鏈條,2012年的豬場純收入接近百萬元,預計今年純收入突破120萬元。
來源:淮安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