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省農委獲悉,今年秋種我省將繼續實施小麥高產攻關,確保小麥單產穩定在今年360.8公斤的水平,力爭達到370公斤;總產達到270億斤,增加2.3億斤;優質率達到88%。為此,農業部門將集成區域化、標準化栽培技術模式,提高關鍵技術到位率,實行良田、良種、良法、良制綜合配套。
繼續優化品種布局。淮北地區適當擴大弱冬性品種比例,優先推廣高產多抗特別是抗寒性好、抗倒伏能力強的小麥品種;沿淮地區大力推廣赤霉病和穗發芽抗性好、豐產耐濕的半冬性品種,充分發揮半冬性品種增產潛力大的優勢,力爭主產區小麥半冬性品種比例達到90%。為擴大良種覆蓋率,小麥主產區將繼續實現統一供種。
主攻播種質量。把提高整地質量作為主攻重點,大力推廣多功能復式作業機械,擴大旋耕施肥播種鎮壓一體化作業面積,力爭達到30%。全面推行旋耕鎮壓配套,旋耕鎮壓比例達到65%。淮北旱茬麥區推行畦田化種植和預留操作行種植,大力推廣深耕深松技術,提高土壤蓄水保墑能力,深耕深松面積力爭達到1100萬畝。稻茬麥地區要大力推廣旋耕整地和機械開溝技術,實現“三溝”配套,機械開溝比例達到30%。堅持適期早播,適墑適量下種,全省適期播種面積力爭達到90%以上。
推行科學施肥。全面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小麥專用配方肥施用面積達2300萬畝,拔節肥和后期葉面噴肥面積分別達到80%和90%。加大玉米機械化秸稈還田技術推廣力度,改善土壤結構,玉米秸稈還田面積力爭達到900萬畝。推廣藥劑拌種和土壤處理技術,藥劑拌種和種子包衣達到70%。繼續把小麥赤霉病防控作為常規和關鍵技術措施加以推廣,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達到50%以上。
(史力)
來源:安徽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