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記者驅車來到了掩映于林海中的寧海縣深甽鎮赤岙村。一眼望去,漂亮的鄉村院落錯落有致,一路上的好山好水看得讓人賞心悅目。走進茶農張維杰的家中,他與妻子在自家院壩里一邊細心地翻曬茶葉一邊話著家常。看到記者來了,夫妻倆忙個不停,給客人燒水泡茶。
遇寒流,轉型升級抓住市場
問及今年的茶葉收成,“生意還不錯。”張維杰語氣平淡但難掩一臉幸福地說,“今年我們家的茶葉行情一路叫好,茶葉產量達兩千來斤,產值達到了100多萬元。”
面對今年茶葉界的寒流,很多茶廠茶葉都滯銷,價格下跌,產量比往年明顯下降,但是張維杰茶廠的茶葉保持著價格不跌、銷量不降的良好局面。
“其實我們也沒什么秘訣,對茶葉我還是自己邊做邊品嘗,只采鮮嫩茶芽的一芽二葉,做好每一道工序。凡是喝過的,基本喝完就會上門來拿貨,或者打電話給我,客戶還是比較固定的,廣州的幾個朋友,把我的茶葉介紹給他們當地的老板,他們的老板喝完感覺不錯,就直接打電話給我了,然后就又成了我的客戶,每年都買我的茶。”張維杰向記者娓娓道來。
除了茶葉本身品質的優勢獲得一些老客戶的青睞外,張維杰通過引進生產新品種來開拓市場,增加產值。
聽說紅茶能幫助胃腸消化、促進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腫,并有強壯心臟功能等醫療效果,張維杰覺得這個很有市場,所以就引進了紅茶。紅茶的加工與綠茶相比,最重要的是增加了發酵的過程,揉捻細碎的嫩芽發酵后,由綠色變成了深褐色,還要經過細心挑選、將茶梗剔除,加工一千克上好的紅茶,一般需要六千克鮮嫩的芽葉。張維杰借鑒了別人的紅茶制法,經過初制、揉捻、發酵等多道工序,生產出來后,還是都賣出去了。
張維杰還注重品牌宣傳,不僅是各大茶葉展銷會的常客,還是獲獎的專業戶,他的春霧牌“云綠茅尖”獲得了中國名優綠茶金獎和國際金獎等,在今年的“浙茶杯”紅茶評比活動中,新產品“云紅”也獲得了優質獎這一殊榮。因此他的茶葉在省內外都有一定的影響力,很好地提升了銷量。
辦茶廠,深山里走出財富路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