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農業局在桐廬縣召開全市茶葉、水果防旱抗旱恢復生產工作會議,來自各有關區、縣(市)農業局茶葉、水果站(科)負責人,杭州市農科院茶葉所、園藝所主要負責人和業務骨干研究制定當前恢復生產的技術措施和長效抗旱減災應對策略。
今年7月以來,罕見的高溫少雨天給各地茶葉、水果生產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在桐廬縣,初步統計農作物受災面積超11萬畝,其中成災6萬余畝,絕收2萬余畝,尤以茶葉受損為重。與會人員深入分析旱災影響的規律和特點,認為日照時間長的西向茶園,田地、山頂等黃泥、沙石、土層淺的土壤保水性差的茶園,和水泥路邊、低洼地、房子邊等容易產生局部高溫受害的茶園受災較為嚴重,其中,施化肥的茶園因土壤保水能力差,較施有機肥的茶園受旱重。而受旱茶樹品種主要是茶園覆蓋度較低、行間裸露面積較大的幼齡茶園和近一兩年重修剪改造的茶園。
對此,會議提出了針對性較強的各項技術措施。下一步,各地技術人家將積極開展下鄉送技術活動,幫茶農渡過難關。此外,會議還探討了水果災后恢復生產的技術措施和長效抗旱減災應對策略。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