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筆者從山西省稷山縣政府獲悉,山西稷山第四屆板棗科技文化活動周收獲頗豐,3.6萬余人次游園采摘,達成棗產品合作意向5個,簽訂千萬元以上項目合同4個,投資金額達1.28億元。
稷山縣是國家林業局命名的“紅棗之鄉”,稷山板棗因皮薄、肉厚、核小、營養價值高而享譽國內外。目前,該縣的板棗栽植面積達15.3萬畝,今年產量預計達到5000萬公斤,產值6.3億元,棗農人均收入近萬元。
據了解,稷山板棗科技文化活動周活動從9月4日開始至9月10日,為期一周。活動周堅持務實、多樣、節儉的原則,重點組織了山西省十大名棗及兄弟縣市棗加工品展銷、板棗產業提升技術研討會、千名棗業骨干大培訓、千年棗樹萬人采摘體驗、優質稷山板棗評比大賽、稷山“一村一品”特色產品展銷、棗產品推介與項目洽談會等活動。
“舉辦文化活動周活動,旨在按照現代農業理念,深度挖掘傳統農業的旅游文化元素,推廣新技術、拓展新市場、催生新產業,推進板棗生產與第三產業有機融合、高效發展,使之成為強縣富民的有力支撐。”稷山縣委書記喬登州說。
活動周期間,“一村一品”展銷會搭建展臺27個,展出稷山板棗、鹽湖相棗、交城駿棗等山西十大名棗、以及漆器螺鈿、燈籠、書畫等16個系列316個品種。省林業廳、省林科院、省農科院的專家為稷山棗農千余名棗農專題培訓。賽棗會吸引了40個村的100戶棗農參加。棗文化書畫、楹聯、攝影大賽收到全國28個省市的參賽作品2400余篇(幅)。棗產品推介與項目洽談會,達成棗產品合作意向5個,簽訂千萬元以上項目合同4個,投資金額達1.28億元。同時,姜昆、郭達、鞠萍、鞏漢林等明星、省內外客商等3.6萬余人次,來到稷山縣城郊5萬畝板棗觀光示范園游園采摘。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