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還在首義園茶市買過茶葉呢,可現在,那里雖然掛著茶市牌子,里面卻成了培訓班!”昨日,讀者李先生致電記者,詢問首義園茶市變成輔導班的原因。隨后,記者來到位于武昌區閱馬場附近的首義園茶市一探究竟。
現狀:近30家茶商僅剩4家
昨日上午10時,記者來到首義園茶市位于體育街的入口處,墻上有一張商戶分布圖,標注了二樓近30家茶商的名稱和位置。
不過記者來到二樓后,發現樓上冷冷清清,多家商鋪大門緊鎖,玻璃門內空空蕩蕩;商戶圖上的武當道茶、裕興茶莊等,連牌子都消失了;二樓至少有11家商鋪門面已貼上“某老師課堂”的牌子,改裝成教室,為初一到初三的學生補習功課。
記者樓上樓下走了一圈,粗略一數發現,目前仍在開門營業的茶商經營戶僅剩4家。一樓茶市入口處是最大的一家經營戶,店主已將茶葉貨品打包,據稱正準備轉讓門面,一旦成交立刻搬家。
分析:交通不便缺乏人氣
首義園茶市2010年10月開市,至今還不到3年。當年不僅改寫了武漢茶市的格局,還是首個不做棋牌等副業的“純茶市”。緣何時隔僅三年,就茶香散盡了呢?
位于一樓的經營戶告訴記者,開園頭一年這里生意還不錯,但自首義文化廣場改造、辛亥革命博物館建成之后,門前的體育街改成了單行道,導致茶市人流量大幅減少。此外,這里也沒有停車位。“為了買點茶領張違停的罰單,可劃不來!”店員說。
仍在經營的陸子茶軒的店員則稱,目前能堅守在首義園茶市經營的茶商,都不是靠人流量來支撐的,而是靠熟人朋友捧場。所以,很多商戶由于交易額支撐不起房租,只好關店走人。
記者了解到,與首義園茶市相隔僅一公里左右的陸羽茶都,商戶集中,人流量較旺,搬走的茶商基本都去那里了。
未來:實在不行只能轉型
昨日,記者找到首義園茶市管理辦公室的工作人員。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茶市的經營確實沒有達到當年的預期。
他認為,除了交通原因之外,也與武漢人的飲茶習慣相關,“沒有棋牌的純茶市,在武漢生存確實有點難,很多人到茶市來打牌才是主要消遣項目。”
記者留意到,目前仍在經營的一家商戶,已經改變了經營方式,添加了棋牌等項目,白天不經營,傍晚才開門。
據上述工作人員透露,首義園茶市的名稱還未改變,一是因為當初以茶市名義來招商,證照還沒到期;此外,還是希望能堅守下去。“要改變這個茶市沒落的命運,下一步首義園的下沉式購物廣場的落成是關鍵。一旦人流量起來,也許會有商戶慢慢回流。實在不行的話,我們也只有轉型了!”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