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全國現代果業標準化示范區創建暨果樹優質高效生產技術交流會在延安舉行,主持會議的中國園藝學會副理事長王有年,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作為西部果業崛起的旗幟,從全國層面來說,陜西水果生產走出了“三個創新”:
一是對國外蘋果新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體現在引進英國的矮化砧密植栽培技術上,在寶雞建成了全國最大的矮化果園;二是生產上的綜合配套技術集成創新。做好生態區劃,形成了優質水果產業示范園、產業縣區、產業帶,以點帶面;三是正在轉變的自主技術創新。要進一步改良品種,滿足出口創匯的需求。
王有年,從事水果生產研究45年,北京農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市政府專家顧問。“從銅川到延安,一路走來,看到了陜西蘋果的宏偉崛起,這在全國都是很有影響的?!?/p>
陜西多樣的氣候和自然環境,賦予了生產多種北方落葉水果和南方水果的資源優勢,特別是渭北黃土高原,完全符合蘋果生產七項氣象指標,是世界公認的蘋果最佳優生區。
陜西還是大范圍獼猴桃、梨、棗、柑橘、葡萄、櫻桃、桃、石榴、杏、李等北方特色水果的優生區和柑橘、枇杷等南方水果的適生區。目前全省已建成渭北黃土高原蘋果產業帶、秦嶺北麓獼猴桃產業帶、秦嶺南坡淺山柑橘產業帶、黃河沿岸和關中東部紅棗產業帶、渭北旱原和長城風沙區葡萄帶、三秦大地點狀布局的傳統水果帶、大中城市近郊時令水果產業帶等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水果生產布局。
2012年底,陜西水果總面積1740萬畝,產量1437.7萬噸,其中蘋果面積968.5萬畝,產量965萬噸,穩居全國第一,占世界蘋果總產量的1/8。獼猴桃面積86.4萬畝,產量82.3萬噸,分別占全國的41.6%和56.6%,均居世界第一。陜西還是中國最大的蘋果濃縮汁集中產區。
“借鑒國際先進的水果育種制度、生產制度,從品種和技術上搶占產業制高點,陜西初步形成了果品品種多元化、系列化和國際化格局。紅富士、粉紅女士、嘎拉、玉華早富、新紅星等優良蘋果品種占到了90%以上?!笔」麡I局副局長周智孝說,從6月到11月中旬,陜西每個月都有一個水果主打品種上市。
來源:陜西傳媒網-陜西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