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6年,廣州蔬菜、雞肉、塘魚、奶70%以上要實現自給,豬肉的自給率達50%以上。而現在全市所吃豬肉僅35%靠自產,離目標的缺口有130萬頭豬。
廣州市農業局局長湯錦華昨日在人大常委會會議上作“菜籃子”工程建設情況報告時透露,將加快新建一批現代化健康生豬養殖場和改擴建一批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實行本地出欄生豬最低保有量制度,全市年出欄生豬總量不低于365萬頭。
蔬菜雞肉塘魚70%以上自給
湯錦華介紹,2012年廣州市保持蔬菜常年種植面積34667公頃,實現蔬菜總產量342萬噸;魚塘面積25467公頃,水產品產量46萬噸(其中塘魚36.8萬噸);生豬出欄230萬頭,家禽出欄1.1億只(其中雞出欄0.55億只),牛奶產量6.1萬噸。
湯錦華說,除豬肉和奶的自給率偏少外,蔬菜、雞肉和塘魚的自給率均超70%。
廣州的農產品生產基規模不斷擴大。目前已規劃建設了10個產業化蔬菜生產基地、10個漁業基地、22個萬頭豬場、101個年出欄10萬只以上的規模家禽養殖場,形成市一級蔬菜專業村20個。
南沙番禺等7大區縣要養豬
廣州提出,到2016年蔬菜、雞肉、塘魚、奶的自給率保持或達到70%以上,豬肉的自給率達到50%以上、自主供應率達到70%。
湯錦華在報告中算了一筆賬,2012年廣州生豬的年產量是230萬頭,按1600萬人口計算,自給率是35%,離目標距離尚遠。到2016年,按預計人口1800萬計算,實現50%自給的目標需要每年生豬產量365萬頭。照此估算,生豬的缺口有135萬頭。
廣州市農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建設10萬頭的大型養豬場是應對之策,因此需再建13—14個此類大型養豬場。
“再建大型養豬場的任務分解到各區縣,但推進養豬的困難很大?!痹撠撠熑苏f,建設大型養豬場很難產生稅收,養豬場的污染不好處理,另外瘟病傳播的壓力也大,再加上用地緊張,政府搞養豬場的積極性不高。
記者了解到,365萬頭生豬的任務被分解到白云、番禺、花都、蘿崗、南沙、從化、增城等7大區縣。增城領到了110萬頭的養豬任務,是所有區縣中的養豬大戶,南沙新區也要養豬27萬頭。
來源:南方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