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海鮮上市旺季,海鮮市場里顧客摩肩接踵。可記者在海淀區(qū)四海農(nóng)貿(mào)市場暗訪發(fā)現(xiàn),海鮮廳的秤9成短斤缺兩,有8兩秤、7兩秤,甚至還有半斤秤的,商販說,虧秤一個月能多賺3萬元。
買3斤螃蟹給了2斤2兩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西四環(huán)四海橋附近的四海農(nóng)貿(mào)市場,市場外的馬路邊上停滿了車,海鮮大廳里人來人往,攤位上河蟹、皮皮蝦等各種水產(chǎn)活蹦亂跳。
在靠近南側(cè)馬路的12號攤位上,記者挑了10只河蟹,65元一斤,放到電子秤上一稱,正好200元,3斤多一點。
付了錢,穿過海鮮大廳,按照攤販的指示,記者找到了位于水果銷售區(qū)的公平秤,同樣的電子秤,一稱,只有2斤2兩!看到記者驚訝的表情,市場管理人員似乎早已見怪不怪。
記者返回12號攤位,詢問女?dāng)傊鳎阗u我3斤蟹,為什么到了公平秤上只有2斤2兩?
女?dāng)傊髯鰧擂螤睿嗥痼π分匦路诺匠由希B按幾下,對記者說,剛才一忙摁錯了,表示愿意退回多收的錢。
是哪兒摁錯了,怎么會相差這么多?記者追問。
女?dāng)傊髁⒓醋兡槪偷刈Щ伢π氛f,“不賣了,把錢退你,哪兒準(zhǔn)你哪兒買去!”一副再多說就要打架的陣勢。
離開12號攤位,記者又在29號攤位上買了一塊三文魚,8兩8,60元一斤,攤主給抹了零頭,收了50元。記者再次拿到公平秤上一稱,只有6兩。這次,記者找到市場管理人員,去和攤主交涉,結(jié)果,工作人員和攤主顯然是熟人,只象征性地退了10元。
第三次,記者又買了一斤多的皮皮蝦,這次足斤足兩。記者詢問市場管理人員,回答說,剛才你跟著我們的工作人員去找三文魚那家,別的商販都看見了,所以不敢少你分量。
虧秤一個月“黑”三萬元
整個海鮮大廳里,大部分商販都“短斤缺兩”,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記者找到一位正在馬路邊休息的江蘇商販老吳,老吳說,“嗨,虧秤掙的多啊!你給的少我比你更少,慢慢就沒一個準(zhǔn)的了,成了風(fēng)氣。”
老吳說,自己剛干的時候,要求家里人絕對不能短斤缺兩,“別說一兩,一錢都不能少”。因為在江蘇老家,誰要是敢短斤缺兩,人家當(dāng)面就能把你的秤桿子給折斷,摔到你臉上打你一頓,你也什么話都說不出來。
可剛干了一個多月,老吳就賠進去3萬多元。
來源:北京日報
以上是網(wǎng)絡(luò)信息轉(zhuǎn)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