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南通市區觀音山無公害蔬菜基地內,茂盛鮮嫩的蔬菜把一塊塊田地遮得嚴嚴實實,數十種新品種葉菜在這里經過"中試"等候上市。
市蔬菜科學研究所高級農藝師楊錦華介紹,今年6月,我市啟動省農委"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項目,開展夏秋葉菜設施高效栽培技術集成示范。即由蔬菜所引進夏秋耐熱葉菜新品種,研究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栽培技術,"小試"成功后移栽基地。"這里占地約150畝,已引種華豐小白菜、超級夏王甘藍、津南實芹2號芹菜、早熟5號臺灣白菜等。 ""這不就是包菜嗎?怎么是新品種呢? "隨蔬菜基地總經理朱振華來到早熟5號臺灣白菜展示大棚內,我們感覺這種菜看上去和普通包菜一樣。"這確實就是普通的包菜,但是一般種植包菜葉片有毛,口感差。我們采用新技術,讓菜在包球之前上市,大大提高了產量和口感。"朱振華解釋。
目前,我市農民種植夏菜主要是"上海青"不少市民反映不好吃。在蔬菜研究所新品種"小試"基地,觀音山新城二橋村農民尹佩芳正在除草。她介紹,"上海青"產量低,成本高。今年7、8月高溫,地里馬齒莧等雜草搶肥瘋長,根本長不起來。而從蔬菜基地引進新品種"華豐"白菜則不同,耐高溫,35攝氏度正常生長,菜葉厚,口感好,產量比"上海青"高20%以上,賣價每斤高1至2元。
"新品種推廣,提高城郊農民收入。"楊錦華說,"根據初步測算,引進華豐1號、早熟5號、津南實芹2號等葉菜新品種,推廣雙網覆蓋栽培、夏季無公害小白菜大棚避雨栽培等新技術,可使每畝農田新增純收益2500元。 "蔬菜基地工作人員張勝軍推廣紫薯、紫菜苔、紫甘藍、西洋南瓜等"紫色系"作物,"附近農民常來這里免費拿種子栽,反映都不錯。 "
(幼白)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