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下午,本溪市民祝桂珍女士告訴記者,她和朋友在本溪滴水洞后塔西溝采到了一株不認識的大蘑菇。下山后稱重1.33公斤,一名識貨的老人跟她說這是樹雞蘑,非常罕見、特別好吃。
祝女士說,9月20日她和朋友上山采蘑菇,下午5時30分許,在滴水洞后塔西溝她想去看看一棵梨樹上有沒有山梨,聽到同伴喊:這樹上有大蘑菇,你過來摘吧。"回頭一看,真的很大"祝女士還以為跟樹根下的榛蘑一樣是一堆,可是扒開草棵子走過去才發現,長在距地面約1米6高梨樹干上的是一個多層的大蘑菇。
一開始祝女士以為是"狗尿苔"細一看卻不像,手一碰還很軟,裂開的地方是蘑菇的紋路,淡黃色、大扇面形狀,有好幾層,還有一個枯枝穿透蘑菇已經長在蘑菇里。
祝女士說,采下蘑菇時,一股濃郁的蘑菇味直沖鼻子,她第一反應就是感覺能吃。
祝女士和幾個朋友都不認識這個蘑菇,路上休息時,祝女士發現原本淡黃色的蘑菇冠變成了紅色。
下山后,祝女士在一家小賣店終于遇到了識貨的,正吃晚飯的一名老人一看就興奮地說:"好蘑菇,罕見啊!叫樹雞蘑,長在半死不活的梨樹或榆樹上,不好遇啊!"
再用店里的電子秤一稱,有1.33公斤。老人想花20元錢買,祝女士沒賣。
祝女士告訴記者,回家后第二天她掰了一部分樹雞蘑炒肉吃,真的跟平時吃的蘑菇不一樣,"做熟了蘑菇味也一點沒減少,口感特別好、特別肉頭……"剩下的樹雞蘑晾曬后存了起來,"等過年再吃。"(初夏)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