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體對海參市場的種種亂象進行了披露,引發海參市場產生不小的震動,不少打著優質海參幌子牟取暴利的不良商家,開始有所收斂。為了徹底拆穿部分高端品牌海參的“畫皮”,筆者又接連走訪了海參產地、海參加工廠等地。據了解,無論何種產地的鮮海參本身并無品牌,市場上大部分的海參品牌,都是經銷商定制干海參后,經過后期精心包裝而形成的。少數的海參品牌之間憑借炒作形成價格壟斷,一定程度上掌控干海參的市場價。而廣大的海參養殖戶卻處在產業鏈的最低端,海參大部分的利潤被經銷商拿走。部分市民呼吁,應砍掉海參的品牌包裝成本,使海參市場價回歸理性,真正成為市民能夠接受的進補食品。
》貼牌商
海參無品牌,關鍵看品質
縱觀目前的海參市場,近年來突然冒出了各種各樣的海參品牌。據業內人士介紹,以往海參消費主要集中在環渤海一帶,但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家庭養生也逐漸開始受到市民的關注。受益于海參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海參養殖業近幾年也受到水產養殖業前所未有的關注,年產量逐年增長,養殖海域也從北方黃渤海灣一帶逐漸向南方海域延伸??傮w上來說,海參真正走向全國也只有10多年的時間,全國性的知名品牌并不多。但近年以來,受利益驅動,各種海參品牌如雨后春筍般地冒了出來,這些經過精心設計的品牌名稱,幾乎都把自己包裝成優質海參,恨不得說自家海參從參苗開始就與眾不同,透著高貴氣質。
為了揭穿所謂優質品牌海參的“畫皮”,讓廣大市民對海參有個清醒的認識,筆者近日又走訪了大連、煙臺、青島等海參產地。在大連一家海參加工工廠,負責人告訴筆者,該廠每年加工干海參3萬多斤,擁有獨立的qs認證,具有加工干海參產品的認證和能力,但基本上都是給經銷商貼牌加工。在大連中山區,各種代為收購、加工干海參的機構多得數不勝數,隨時可以按照經銷商指定的標準進行貼牌加工。“你不要相信品牌,海參好不好關鍵還是看品質,即使大品牌也是炒作出來的。”一家海參貼牌加工商介紹,只要肯花錢進行包裝,同樣的海參能多賣好幾倍的價錢。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