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如皋規模設施蔬菜園發展較快,雖然有技術部門的培訓和指導,但由于設施蔬菜品種繁多、栽培技術復雜,使不少蔬菜園在建成初期仍難以擺脫生產技術不完善、茬口安排不科學、管理忙亂和效益較低的困境。該市蔬菜辦駐點對接技術人員面對這一實際,創新指導思路,把工業生產的流水作業模式和管理理念嫁接應用到了蔬菜規模生產上,引導一些園區重點選擇能常年生產且市場消費均衡的蔬菜品種種植,并按整地播種、肥水施用、病蟲防治和管理采收四個方面定崗定員,并組織工人專業化、標準化生產培訓。工人們很快就熟練掌握了各自負責的農事,生產的蔬菜一茬好過一茬,很快就形成了一園一品的特色,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難怪該市城北街道復興莊園區的章友明老板最近一改往日愁容,樂滋滋地介紹道“我園區的生產管理現在簡單了,而且穩種穩收。這多虧了市蔬菜辦技術人員的指導,我現在只種小青菜和芹菜,每隔三天種植一批,在整地播種、肥水管理、病蟲防治、采收上市四個環節上固定到人、專業管理,就象工廠車間里各負其責的生產流水線。現在看來還真象那回事,田間生產管理就用不著天天操心了,我每天都有四五千斤菜上市,六七千元進賬,這樣到年底每畝收入少說也有一萬五,該滿意了”。目前,該市采用這種模式運作的蔬菜園有近十家,都取得了較滿意的效益。 來源:南通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