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南川區政府將漁業生產作為全區特色效益農業發展的重點工作來抓,把水產養殖作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渠道,特別是稻鰍、稻魚、稻蝦等特種水產作為增收項目的載體,發展池塘泥鰍養殖600余畝,推廣微生物改水和微孔增氧技術,其中:泥鰍苗種培育池180畝,經過了高溫養殖試驗,現長勢喜人,效果非常明顯。
據南川海然水產養殖合作社負責人介紹:“若不遇上天旱,今年人工自繁泥鰍苗種培育畝高產達1000公斤以上,泥鰍苗種平均規格每公斤在120-250尾,最大規格每公斤在90尾左右”。主要措施:一是引進新品種,今年專門從河南、江蘇引進了大鱗副泥鰍親本2500公斤,經人工繁育試驗證明此鰍繁殖力強、成活率高、生長快。二是加大對泥鰍養殖產業引導,實地指導養殖戶進行自繁自養,組織技術團隊攻破育苗“寸片關”等生產上難題。三是創建新模式,組建了加盟水產養殖泥鰍專業合作社,抱團經營,為養殖戶提供規格泥鰍苗種、飼料、藥品及技術指導、銷售信息等服務,在南川掀起養殖泥鰍的熱潮。(如寒)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