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收即將到來之際,寧城縣農機局為了提高玉米機收水平,擴大保護性耕作推廣面積,把玉米機收和推廣保護性耕作工作作為當前的重點工作來抓,做到早謀劃、早行動、早落實。
一是成立技術指導服務工作隊。抽調12名農機系統干部和技術人員,分三組,每組必須有1名以上專業技術人員,包4~5個鄉鎮,實行包鄉鎮、包技術、包培訓的“三包”政策。
二是加大宣傳培訓力度。在利用報紙、宣傳單、宣傳畫、宣傳圖版和田間地頭宣傳的同時,加大了培訓工作力度。農機部門一改過去玉米機收現場演示會只有生產廠家演示的做法,今年針對預購買玉米收獲機的用戶,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直接試駕,對玉米收獲機收獲和駕駛效果滿意的,可以直接訂貨或購機。目前,已召開玉米機收現場演示會及培訓會3次,共培訓駕駛員60多人;技術人員在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時,對群眾隨機進行培訓,現已培訓保護性耕作技術15次,培訓群眾500多人次。
三是深入一線,指導推廣與作業。下鄉人員深入到生產第一線,進村入戶,到田間地頭,實地落實玉米機收地塊和保護性耕作地塊,實現邊宣傳、邊培訓、邊指導、邊落實地塊。目前已落實玉米機收面積25萬畝,保護性耕作面積30萬畝。
四是政策傾斜。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向保護性耕作機具和玉米聯合收獲機械傾斜。第一批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對凡是申請購買保護性耕作機具的,全部確定為補貼對像,全縣共補貼保護性耕作機具486臺,其中深松機械54臺;第二批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將對申請購置玉米聯合收獲機的實行優先補貼和重點補貼。
五是加強玉米機收跨區作業服務。為了提高玉米機收水平,縣農機局積極與河北遵化、天津寶坻等農機部門取得聯系,利用兩地玉米收獲時間差,實現玉米機收跨區作業,并為前來參加跨區作業的機手提供聯系地塊、油料供應、機具維修等服務,確保完成玉米機收任務。
六是開展玉米收獲機檢修工作。下鄉技術人員督促、協助、指導有機戶對玉米收獲機進行檢修和保養,確保收獲機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能夠及時到投入到玉米機械收獲工作中。目前已檢修玉米收獲機50臺。
來源:寧城縣農機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