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筆者在常山縣青石鎮山溪邊村看到,道路兩旁一片片"青紗帳"濃密蒼翠的甘蔗好像一個個列隊的方陣在等待檢閱。
"今年,甘蔗總體長勢好于往年,目前,要做好預防暴風雨或臺風侵襲引起的倒伏情況,提升甘蔗品質。"山溪邊村支書鄭英春相告,村里有家家戶戶利用門前屋后的田地種植甘蔗的傳統。今年在縣農信聯社資金支持下,一些農戶種植積極性更高,甘蔗面積更大了。目前,近200畝連片種植的甘蔗11月份即可采收。
"用土雜肥種植的甘蔗,甜度高、水分多。"鄭俊龍是村里種植甘蔗面積最多的,他現場引導我們看他種植的甘蔗地,只見施過土雜肥的土地有些潮濕發黑。"這樣的泥土肥沃,有利于甘蔗生長、吸收營養。""哦,怪不得甘蔗長得這么濃密、壯實。"鄭俊龍說,甘蔗施用土雜肥甜度高、品質好。
"目前,村里已經發展了兩家榨糖廠。"筆者在鄭俊龍去年建的榨糖廠看到,整潔的瓷磚地面和墻面泛著亮光。"這糖鍋為什么緊湊著排在一起呀?"中間整齊排列著的糖鍋引起筆者的好奇。"這是為了便于師傅在制糖過程中進行攪拌、過濾等工藝的操作。"鄭俊龍說,去年,他投資近20萬元,創建了這個面積達1000多平方米的榨糖廠,引進了專業榨糖機,為村民提供榨糖服務。
山溪邊村制紅砂糖的習俗已經延續了數百年,砂糖也很有名氣。"蔗糖能養血,要是傷風感冒,用這種糖加一些姜片煮一碗,熱乎乎喝下去,馬上就好!"一位村民介紹,12月初,甘蔗糖分逐漸增多,一擔糖水能比11月中旬多熬1.5公斤糖,出糖率高。
"去年,在一村一品特色村建設中,山溪邊被評為甘蔗特色村。"鄭英春笑著說。(綺露)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