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淄博市以調整優化產業布局為契機,以實現“漁業增效、漁農增收”為目的,促進漁業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實行“四納入”,促現代漁業健康發展。
一是納入總體規劃。淄博市人民政府以淄政辦發(2013)33號文件,《關于印發淄博市漁業振興規劃(2013-2020年)》的通知,在全市貫徹實施。該《規劃》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加快規劃建設現代漁業“五大區域”和 “五大基地”、大力發展生態漁業、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為目標,以漁業科技創新為支撐,以水產健康養殖園區建設、漁業資源修復、種質資源保護、苗種引進繁育、科技推廣、休閑漁業等“六大工程”為發展重點,到2020年,全市水產養殖面積達到9.3萬畝,水產品產量達到4.5萬噸,漁業第一產業產值達到7億元,漁業經濟總產值達到45億元。
二是納入財政預算。由市財政、水利部門聯合下發的《淄博市市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建設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明確市財政每年安排預算資金50萬元,用于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建設,并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對認定的市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建設基地進行獎勵。各區縣也相應加大扶持漁業發展的資金投入,將市場抽檢、漁業執法、園區升級改造、魚種引進繁育等漁業工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
三是納入政策扶持。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發揮政府投資的示范性、引導性和調控作用。加大對漁業扶持力度,把漁業開發用地納入全市農業開發用地范疇;把養殖池塘的開發與改造納入財政扶持范疇,調動漁農生產積極性。
四是納入生態淄博建設。重點對市內7座大中型水庫、馬踏湖濕地及部分小型水庫進行人工增殖放流,投放鰱鳙魚、草魚、黃河鯉魚、黃鱔、蝦蟹類等各類經濟魚類;建設淄河鯰魚種質資源保護區,面積600公頃;馬踏湖黃鱔種質資源保護區,面積1314公頃;對張店城區、高青千乘湖、桓臺紅蓮湖、臨淄太公湖、沂源沂河城區段、博山孝婦河城區段、淄川留仙湖等城市水系實施漁業進城,放養濾食性魚類,保護漁業資源,實現“以魚養水”、“以水養魚”,修復城市水系生態。(從蓉)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