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為響應政府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的號召,臨沂市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地下水資源優勢,采取加強調研、進行科技攻關、建設產業基地、成立合作組織等措施,全市冷水魚產業發展亮點紛呈。
一是冷水魚養殖繁育科技成果突出。為解決冷水魚產業的發展中所遇到的技術難題,臨沂市先后實施了“狗魚、長吻鮠引進與池塘養殖技術”、“ 雅羅魚、河鱸的引進與健康養殖技術”、 “史氏鱘微創傷取卵全人工繁育技術”、 “鱘魚良種人工繁育及產業化開發”等項目,攻克了史氏鱘人工繁育、狗魚和河鱸的人工繁育、不同模式商品魚養殖、污水處理和產業化開發等方面的技術難題,從根本上解決了冷水魚發展過程中苗種短缺的瓶頸問題,其中三個項目研究分別獲得了省、市科技進步獎,為冷水魚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
二是冷水魚養殖基地規模檔次不斷提升。多次組織人員到江蘇、浙江等地學習冷水魚產業發展經驗,并結合我市資源優勢,進行科學規劃,重點推進我市沂河沿岸冷水魚養殖發展。截止目前全市建設工廠化冷水魚流水養殖基地43處,養殖面積1768畝,全市共發展冷水魚池塘養殖面積2400余畝,年產優質冷水魚2800多噸。高標準建設了以冷水魚養殖為主臨沂市現代漁業產業園一處,產業園建有工廠化流水養殖池350個,工廠化孵化育苗車間2處,總養殖水面115000余平方米。并計劃于2017年,在羅莊區再建設一處5000畝的冷水魚養殖現代漁業產業園區。
三是冷水魚專業合作組織作用凸顯。以羅莊區福勇鱘魚養殖專業合作社、郯城縣恒平冷水魚養殖合作社等為代表的冷水魚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展迅速,目前,全市已發展近10家。這些合作社不斷按照“管理規范化、生產標準化、經營產業化、服務社會化、產品品牌化”的標準發展,作用日益凸顯。一方面發揮規模化優勢,有效規避風險。這些合作社采取規模化養殖、集約化管理的模式,統一供苗、統一喂養、統一管理、統一銷售、統一服務,提供社內資金支持,改變了過去單打獨斗、無序競爭、效益不佳的狀況。另一方面發揮典型優勢,有效帶動一方漁(農)民致富。郯城縣恒平冷水魚養殖合作社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不斷帶動周邊的漁(農)魚發展冷水魚養殖,向他們提供苗種、技術等,使全縣冷水魚養殖戶由1戶發展到40余戶,養殖面積由10畝發展到2400畝,年產優質冷水魚1200多噸,年純收入達600多萬元,極大地帶動了當地漁(農)民增收致富。(郭從霞)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