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長假,市區農貿市場的葷食和素菜的價格讓顧客看不懂了:個別蔬菜品種過了個節價格翻了一倍。節前價格原本就較高的生姜,由于產地收購價上漲,零售價已經漲到9元一斤了!水產和雞蛋的價格倒是一路下降,蔬菜價格則不跌反漲,越來越有趕超葷菜價格的苗頭。
清潭菜市場一個小販說,節日期間,西蘭花的價格不止一次賣到13元,有的甚至賣到15元一斤。同樣是這家菜市場,節日前四五天,西蘭花的價格是每斤7元左右。跟隨西蘭花一起漲價的還有散花菜(即商販們所宣稱的有機花菜),在清潭、浦南等菜市場也都漲到了8元一斤,而節前散花菜的零售價格約為4~5元/斤。
凌家塘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蔬菜區統計員說,10月7日市場的西蘭花交易量只有8.5噸,比之前降了很多。量少了價格就上去了,散花菜和西蘭花的供貨來源相同,所以這兩樣蔬菜會同時漲價或降價。另外,前期西蘭花的貨源主要來自河北,近期已經落市,南方浙江等地的西蘭花、散花菜還沒有大量上市,正好是一個青黃不接的空檔,所以價格才會這么貴。
時鮮蔬菜的價格在長假期間反倒是降得很快,節前賣到近10元一斤的菠菜,已經降到了6元一斤;新鮮蘆蒿(有根)的零售價7元一斤,屬于能夠接受的價格;藥芹由于量較少,價格也還是比較貴,零售7元一斤。
相比于蔬菜價格,蝦類價格倒是出人意料地沒有再現中秋節的猛烈漲勢,呈現出節日期間首尾便宜、中間高的情形。一個賣蝦的水產經營戶說,節日開始兩天,羅氏蝦只要23元一斤,中秋節最貴時可是賣35元一斤的!到了4日、5日上漲到27元一斤,7日又降到了25元一斤。河蝦的價格屬于節日期間的正常價,個頭最大的河蝦,節日期間偶然間有兩天賣到了110元一斤,多數時間維持在70~85元/斤。
一年中雞蛋的用量高峰過去以后,降價就不可避免。長假后期,市區各農貿市場的雞蛋零售價普遍已經降到5元及以下,清潭、浦南菜場都是5元一斤,花園、會館浜市場和一些新村里小糧油店里,價格更便宜。長江路上一家小糧油店為了吸引顧客,干脆打出了這樣的牌子:買到8只以上,每斤4.6元。 (胡艷)
來源:中國江蘇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