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義縣立足本地資源和生態優勢,堅持綠色發展戰略,以現代經濟理念推進傳統漁業轉型升級,通過加強商品魚基地改造,培育新型漁民等項目工程,有效地增強了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漁業經濟效益初見成效。
一是組建漁業養殖專業合作社。近幾年來,安義縣漁業專業合作社發展較快,據不完全統計,漁業專業作社達30多家,漁業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有力地將全縣千家萬戶養殖、零而散的水面有效地組合在一起,通過漁業專業合作社的形式實行聯戶集中養殖,做強了安義漁業產業。通過項目扶持,做強漁業產業。初步形成了以無公害、綠色多個漁業產業基地,如安義縣東盛農業養殖專業合作養殖的中華草龜和黃鱔,新民昆仁養殖專業合作社養殖“大頭魚”等都是通過專業合作社的形式發展漁業生產,且實行了訂單漁業等,漁業合作社生產能力、經濟效益明顯提升。
二是加強池塘改造項目建設。通過江西省現代漁業池塘改造項目、江西省“菜藍子”水產項目、南昌市水面開發資金項目等建設,有效促進了安義縣漁業產業發展。按照“規模化、集約化”的要求,建設好現代漁業基地。2009年,國家投資150萬元對對安義縣水產場進行了1000畝池塘改造;2012年,該縣現代漁業池改造項目3個,“菜藍子”水產項目1個,南昌市水面開發資金項目2個,國家投資340多萬元;2013年國家投資達300多萬元。兩年來,共改造漁池3000多畝。通過實施池塘標準化水產基地改選建設,使池塘漁業設施裝備水平上臺階,漁業生產能力和水產良種覆蓋大幅提升,魚病發生率顯著下降,魚藥使用明顯減少,漁業現代化水平顯著提高。每畝節約能源和魚藥成本300元以上,從業者收入和專業合作社經濟收入將大幅提高。同時,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和有機漁產品,加大特色產業基地建設,擴大基地規模,做優做強安義漁業產業基地。
三是加強漁民培訓工作。安義縣每年通過實施農村勞動力陽光培訓和南昌市勞動力實用技術培訓工程,全縣每年培訓2000余名漁民實用技術人才培訓、勞動力陽光培訓200多人次,培育新型漁業科技示范戶300余戶,為安義漁業產業快速發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保障。(又之)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