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對于水產養殖以及漁業的發展會造成非常嚴重的損失。那么在臺風過后,水產養殖技術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23 號臺風“菲特”和24號臺風“丹娜絲”從10月5夜影響寧波市。目前,這兩個臺風正逐漸遠離寧波,但雙臺風給寧波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大降水,山洪暴發。就鄞州區水產養殖而言,鄞江、云龍、姜山、高橋、洞橋和咸祥都受災比較嚴重,有的池塘全部淹沒,養殖大棚吹毀。暴雨使部分養殖網箱、池塘塘堤壩損壞或倒塌,魚蝦蟹逃逸;使養殖網箱內的魚類碰撞、擦傷、繼發細菌性潰瘍病等病害;使圍塘養殖的養殖環境發生突變,如鹽度、ph值急劇下降。臺風暴雨后養殖塘水質已經不適宜于池內蝦、蟹、蟶子等的正常生長,環境突變使池塘原有生態平衡(特別是微生態平衡)打破,細菌等病原生物以及氨氮、硫化氫等有害物質大量產生,魚蝦蟹產生應激反應,疾病易暴發和流行。為此要求全區廣大水產養殖生產單位和個人,加強臺風、暴雨后的水產養殖管理。為做好抗臺減災工作,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建議采取以下技術措施:
一、抓緊對養殖設施進行全面修補和外逃水產品的抓捕
從事設施漁業生產的業主,臺風后務必要對養殖設施作一次全面檢查,特別是南美白對蝦鋼質大棚、河道圍欄網養殖戶,抓經時間修補被大水沖毀的漁業設施,減少水產品外逃。對已經外逃的水產品,可以通過地籠網、手抄網等經量抓捕,較少損失。
二、池塘養殖應謹防缺氧
臺風期因大量降雨,極易引起溫躍層和氧躍層,造成底部養殖生物缺氧。因此海水池塘需及時排去上層淡水,換入新鮮海水;海水倒灌的淡水池塘則盡快排咸、灌淡。同時,有條件的池塘要及時開增氧機,要晴天中午開、陰天清晨開、連綿雨天半夜開、傍晚不開、浮頭早開,沒有增氧機的池塘要配一些增氧劑應急時使用,以防止缺氧死亡。
三、災后抓緊補放苗種,爭取受災不減產
臺風過后,應及時收捕并調整養殖密度。對受淹發生逃逸的養殖池塘,臺風過后要第一時間進行圍網處理,并根據養殖品種的逃逸情況,及時估算存塘(箱)數量調整養殖密度,合理選擇補放品種,確定增補數量,做到放養的苗種既能利用水體的有效空間,又能使損失減少到最低。
來源:中國水產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