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月份,全市漁業總產量79.52萬噸,漁業總產值57.8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78%和9.42%。主要呈現以下三個特點:
一是國內捕撈生產形勢良好。1-9月份,全市國內捕撈總體生產形勢良好,產量產值增幅較大,實現產量53.12萬噸,產值37.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29%和8.35%。從分作業來看,生產較好的單位有單拖、拖蝦、機流網、蟹籠等作業。9月份,蟹籠生產形勢最好,產量2.65萬噸,產值1.1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116.11%和183.36%。從主要經濟魚類來看,除個別經濟魚類產量有所增長,其它普遍減少,低值魚類增幅較大。經濟魚類中產量增幅較大的有蝦類、蟹類,其中:蝦類10.84萬噸,同比增長13.93%;蟹類7.62萬噸,同比增長60.62%;其它低值魚類產量16.71萬噸,同比增長17.12%。
二是遠洋漁業生產總體保持平穩。投產單位增加,遠洋捕撈產量產值增長。其中,北太水溫偏低,中心漁場魚發不理想,生產效益不佳;西南大西洋后期魚發明顯好轉,總體生產好于去年;東南太平洋魷釣生產比較平穩,后期魷魚價格逐步回升,保持去年同期水平;金槍魚船比去年增加了5艘,產量增幅較大,但由于今年下半年,常溫金槍魚國際市場價格明顯下降,生產效益不是很理想。全市共有印尼單拖船11艘,印尼阿拉弗拉海單拖作業是我市今年剛剛發展起來的過洋性遠洋漁業,總體生產保持平穩。1-9月份,遠洋總產量18.61萬噸,產值14.0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84%和15.40%。
三是海水養殖減產增值。今年因未受臺風影響,貽貝收購價格有較大的提高,由上年0.45元/斤,上漲到0.60元/斤,貽貝養殖效益明顯。1-9月,全市海水養殖產量7.69萬噸,產值5.74億元,同比減少5.97%和增長4.31%。(采陽)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