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近些年養殖技術等有了很大的發展與改善,但是漁業資源減少、水污染等問題也接踵而至。自進入2013年開始,蝦養殖可謂是災難重重,蝦病以及臺風等先后光顧。有一本書叫《一根稻草的革命》,日本人寫的。我在想,如果蝦會說話,魚兒會說話,他們一定也會起來鬧革命的,但是人類知道它們絕對不會有那一天的。
廣東的蝦兩年前就病了,廣西的蝦也病了,泰國的蝦也開始病了,最近聽說有國人跑去印度養蝦去了,這好比國人開始跑到國外去躲污染一個道理。我們是不是應該停下來好好想想,我們為什么走到了今天?好好的一只蝦,怎么就說病就病了呢,我們是不是要再好好考慮考慮這只蝦的感受,它到底快不快樂。說到這里,羅非魚開始不高興了,憑什么就考慮你,哥們我也病得不輕啊。
其實人也病了。要按照這個養法,很多養殖戶都不吃自己的產品了。食品行業應該是最應具有良心的行業,它養的不是一只蝦,而是一個良心。上至企業,中至經銷商業務員技術員,下至養殖戶,哪一個環節真的是把良心當回事了。還是那句話,賺了錢再說吧。
政府咱就先不說了,先說企業。飼料產,漁藥公司,蝦苗場,他們最厲害的就是給你一個美好的藍圖,給出一個貌似很科學的養殖concept(概念),諸如“生態養殖”,“不換水養殖”,“跑道式養殖”,但他們的一致特點是自己不去養,坐而論道比誰都強,這在很多技術員身上能夠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別忘了,他們只是商人,商人的唯一目標就是利潤。我不否認,有一些公司確實是做了一些功課的,他們研究新型配方,新型藥物和診斷技術,確實想把這條蝦養好,但是方向錯了。科學技術帶著我們一著往前狂奔,披荊斬棘要征服大自然,我們從來沒有想過要looking back,往回看看,比如說我們的桑基魚塘就是一個很好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模式。科學技術的發展確實給我們帶來的豐厚的回報,但是我們的未來呢。要是大家說我們不要未來,不要子孫后代,那就無話可說了。飼料你使勁地喂,藥你鉚勁地潑,公司老總偷著樂,然后大家一起吃著不健康的食品,喝著不健康的水,再坐而論道。
來源:中國水產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