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露地的果蔬告別了繁花似錦的結果期,陸續罷園收尾。
與露地果蔬相反,林甸縣潤琦果蔬基地8000棟反季果蔬,綠意正濃。它們被精心包裝后,將在飄雪的冬季"粉墨登場".
7000株秧苗走進"春天"
9月25日,秋分剛過,天氣轉涼。
林甸縣潤琦果蔬基地迎來了一年中的又一個大忙季--棚室秋茬定植。
王琦,潤琦集團董事長。這幾天,他沒怎么合眼,一直"蹲"在果蔬基地和員工們一起觀察苗情。
在一棟西紅柿溫室里,陽光從塑料薄膜里透進來,暖暖的。兩個員工把秧苗從缽盆里移出,栽到泥土里。
"苗移到溫室里,就像在春天里一樣。看,苗已經長5個葉了,45天以后就能結果,元旦期間就能上市。"一位正在干活的員工介紹著。
接著,這位員工以手當尺,量了量小苗,大約有25厘米高。
"快了,再過幾天,缽盤里7000株果菜秧苗就能全部定植到580棟溫室大棚里了。"這位員工一邊低頭干活,一邊與記者聊著。
據介紹,這個基地共有棚室8600棟。其中,土筑模式溫室6500棟、冷棚2100棟。今年,他們投資1000多萬元從國外引進了草莓、西紅柿、茄子、辣椒等四大類20多個果菜新品種,以及苦苴等10多個葉菜品種,讓市民吃到新鮮地產菜的同時,也能讓基地看到"錢"途。
雖然秧苗剛剛定植,但王琦的心里早就有了"小九九".
"現在,我們已經聯系好了2家客商。如果一棟棚室平均產菜8000斤,產值就能達到1億元。"王琦估算著。
一分辛苦一分甜,棚室反季蔬菜效益雖高,可能夠順利越冬卻并不容易。若不進行科學管理,將造成減產。為此,基地"三把扇子一起扇"一邊定植、一邊請技術人員、一邊修補破損的棉簾,讓棚室里的果蔬能夠安全越冬。
"探路"盆栽立體模式
"棚室里的菜,不光平面種,還要立體種。"王琦說。
接著,王琦把記者領到另一棟溫室。"哇,好漂亮。"記者眼前一亮,一盆盆的草莓、葉菜分別擺放在三層鐵架上。
記者數了一下,一棟大棚內,一層鐵架大約放置24盆草莓,三層差不多近百盆,是平面栽培的兩倍。
"立體栽培,既節省空間,光照又充足,最適合放在陽臺。"基地的技術員介紹著。
"市民可以把盆栽買回家,一邊養殖一邊觀賞,產果期食用時也不用擔心是否有農藥。"王琦說著自己的"賣點".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