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福建省漳州市水產品出口呈量增價漲良好態勢。據統計數據顯示,1月~8月,漳州檢驗檢疫局累計檢驗檢疫出口水產品8.75萬噸、4.47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5.21%和56.54%。
數據顯示,東盟依舊居最大市場,臺灣、香港地區增勢強勁。其中,出口東盟1.45億美元,同比增長12.15%;出口臺灣6775.53萬美元,同比增長1.66倍;出口香港5015.66萬美元,增長10.27倍;主要出口品種中,海水魚、海水蟹、水產類罐頭出口量占據前三位。其中,海水魚出口1.12億美元,同比增長13.95%。此外,淡水魚、海水貝、干制水產品等產品均呈現穩定增長態勢。
據漳州檢驗檢疫局人士分析,近年來,東盟、臺灣市場水產品需求保持快速增長,主要得益于區域內豐富的水產資源。同時,隨著漳州水產品精加工比例不斷提升,水產品出口單價明顯提高。
目前,與臺灣一水相連的漳州正在東山島加快建設中國·閩臺漁業城,其一期項目已投入運營,待全部建成后,可滿足1000艘以上的漁船停泊、避風和補給,年魚貨卸港量20萬噸以上,將成為臺灣水產品最大供應基地、閩南最大的國際漁業貿易口岸。
針對非洲、東南亞等低風險國家地區的低風險海捕品種,漳州檢驗檢疫局實行周期監管抽樣驗證和抽批抽中檢測放行措施,有效提高通[微博]關速度,促進水產品出口的快速發展。據了解,為更好地服務兩岸活魚貿易,東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實施“臺灣養殖場報備登記+定期監測”等監管模式,通過快速審批、快速現場檢驗檢疫、快速放行和快速檢測等服務措施,深受各界業主好評。據悉,今年初以來該局為對臺小額貿易企業節省時間約420小時,節省費用24萬元。
此外,漳州市還積極推進水產品精深加工。通過積極幫助引進先進加工技術,引導企業升級換代,做強做大,推動水產品加工企業向園區集中,建設水產品精深加工特色園區。 目前,東山海洋生物科技園總規劃面積20.87平方公里,已有海尚水產等7個項目簽約,計劃總投資22.5億元,產業聚集效應逐步顯現。
據了解,東海岸公共保稅倉有限公司(福建東山)正在朝著海峽兩岸最大規模的水產品商業物流冷庫群方向發展。詔安金都工業園區已入駐海洋生物企業6家,總投資1406億元,已投產的企業2家,2013年上半年創稅960萬元,占園區財政稅收的53%。詔安縣林頭水產品加工區規劃面積3.54平方公里,已入駐水產加工企業11家,總投資8.65億元。(田永壽 , 鄭熹燊, 報道)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