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打破冰城冬季無地產果菜的窘境,近年來,哈市農業部門一直在小規模研究種植適合北方高寒地區的果菜品種,經過不斷努力,今年呼蘭大用現代農業農機合作社與哈市農科院專家團隊合作,首次實現了"秋延后"果菜大批量上市,并將在深冬季節實現"越冬"果菜大批量上市。10日,記者走進了該合作社的果菜越冬大棚進行采訪。
在一棟生產黃瓜的大棚里,記者看到幾名工人正在采摘,一名工作人員隨手拿起一個黃瓜擦了擦對記者說:"嘗嘗,我們用的都是農家肥,沒上一丁點的化肥,所以根本不用洗。"隨后,記者又走進了青椒、豆角等大棚,看到里面都結滿了果實。
"今年我們合作社有蔬菜越冬溫室大棚共100棟,其中40棟是葉菜,果菜60棟。"合作社的相關負責人常大力告訴記者:"現在上市的是秋延后果菜,這些菜從10月初上市可持續到11月末,雖然剛上市,但我們已經賣出了2萬多斤的豆角和4萬多斤的黃瓜,柿子等其他果菜銷量也非常不錯;12月初上市的就是越冬果菜,可以持續銷售到明年的春節期間;隨后的早春菜大概在4月份左右就可上市,比往年早一個月左右。這樣連上夏菜我們就可以實現四季都產菜。"
他一邊介紹,一邊把記者領進了另一棟茄子大棚,棚里種的是"越冬"茄子。記者看到茄子很多已經坐果,常大力介紹:"現在越冬果菜長勢良好,柿子已經掛了果,豆角長出了蔓。"
能在寒冷的冬季里生產出本地果菜,自然離不開"科技"助力。哈市農科院李燁研究員告訴記者,大用合作社選用的種子都是市農科院自主培育的耐低溫的優良品種。同時,市農科專家團隊針對北方低溫特點對溫室大棚進行設計,采用了很多節能技術。其中秸稈和牛糞反應堆可以增加地溫,使地溫可以提高4~5攝氏度;太陽能設備儲備熱能用于暖氣加熱,以增強室溫;此外,棚內的墻體設計成蜂窩式,可以對室內起到很好的保溫作用。
這些技術的使用,除了可以為室內增溫保溫,更可以降低果菜生產成本。李燁給記者算了筆賬,一般一棟大棚一冬所用燃煤費用為22000多元,現在只要17000余元,與普通溫室大棚相比可節約成本5000余元。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