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月前,大興舊宮芳源里小區北門的一家足療店就被“康安源便民菜店”替代,從此大爺大媽們可以在家門口買菜了,真正做到了“便民”。
記者看到,128平方米的營業面積,14名身著統一綠色工服的工作人員顯得精神抖擻,店內干凈整潔,蔬菜、水果、鮮肉等樣樣齊全,多達160種,被一一整齊地擺放在貨架上。并且,這里的菜價比周邊至少要便宜15%至20%左右。
店長徐淑秋說,這里的蔬菜保證新鮮,店里售賣的蔬菜一部分從新發地批發,一部分則來自公司的自有基地。為了保證新鮮,葉菜每天早上7點被運進菜店,晚上6、7點就打折促銷,這樣就能每天基本售完,不讓居民買過夜菜。
據悉,像這種便民菜店在北京比比皆是。“買菜難、買菜貴、蔬菜不新鮮”,讓很多老舊小區居民犯愁。進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聽取意見中,市商務委發現,居民對“便民菜店進社區”呼聲強烈。為此,他們加快推進蔬菜網點的建設,組織有豐富鮮活農產品流通經驗的商家,把菜店開進社區家門口。
截至目前,北京現有固定蔬菜零售網點2384個,售菜總面積58.6萬平方米,包括社區菜市場296個,便民菜店949個,農貿市場219個,生鮮超市611個,其他309個。
來源:食品產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