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海鮮缺斤少兩的亂象被報道,買10斤回家變8斤的現象極為常見,消費者利益嚴重被侵害。
對此,北京豐臺區的食安辦負責人表示,決定在京深、岳各莊和新發地海鮮批發市場的海鮮零售交易區實行“超市化”管理,通過統一備案準入、統一質量監督、統一稱重查驗、統一售后服務這“四統一”,規范海鮮產品市場經營和食品安全,從11月1日實行。
攤位上不再放置磅秤,選好海鮮產品后直接到市場專門統一設立的稱重查驗區進行確認,消費者可以免去缺斤少兩的擔憂。
該名負責人介紹,今后將由市場主辦方負責審查海鮮產品的資質、票據和證明材料,對海鮮產品質量進行監督管理和檢測,合格后備案,方可入市銷售,并指導經營者按海鮮品質狀況、規格大小進行分類經營,設立售后服務部門統一負責解決消費者投訴。
同時,零售廳內將設置“稱重查驗區”,由專職人員進行稱重和查驗。消費者選購海鮮產品后,與零售商戶一同到“稱重查驗區”,由專職人員對品質、產地質量狀況等查驗,確認無摻雜使假行為。查驗無誤后,市場人員對消費者所購買的海鮮產品稱重,并去除海鮮的包裝捆綁物,出具機打小票,消費者和零售商按機打小票顯示的重量進行交易。
豐臺區食安辦表示,“超市化”管理制約了經營者的銷售行為,也讓消費者擁有更大的透明消費權。
來源:食品產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