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保險目前在我國多個地區已經得到了顯著的推廣,不少養殖戶也紛紛投保。在此次臺風“菲特”侵襲之后,不少地區水產養殖損失慘重,但是很多養殖戶的損失相對來講較少,這是因為什么呢?原來是漁業保險進行了賠付。
菲特臺風過后,因為強降雨引發的洪水迅即淹沒了魚塘,我縣眾多的淡水養殖戶受災嚴重,一些規模養殖戶因為沒有投保政策性農業保險的險種——淡水養魚險,而沒有得到理賠。
新安鎮荷葉浦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荷葉浦農業生態養殖場的股東之一褚金海這幾天就一直在懊惱,后悔當初沒有投保這一政策性農業保險。問他是否知道這個險種,他說自己不知道。這家公司是今年成立的,一直忙于搞養殖,錯過了投保淡水養殖這一險種,“這是個教訓,沒想到今年的雨水這么大,以為10月份不會來這么大的洪水。明年一定要用心了,一開年就去保這個險種”。
荷葉浦是我縣規模比較大的淡水魚養殖場,養殖水面面積超千畝,在這場洪水席卷魚場的臺風中,大約7萬斤大魚順著洪水逃得無影無蹤,損失初步估計在50萬元左右。
另一家位于新港現代農業區的下漾養殖場雖然養殖面積400多畝,但今年損失比荷葉浦還要大,35萬斤魚順著30多米的魚塘缺口逃出內塘。他表示并不知曉能保這一個險種,明年如果能保,他就一定要保了。
而另一些水產養殖大戶卻投保了這個險種,在這場洪水中雖然也遭受了損失,還是能從縣人保財險的災后理賠中得到一定金額的賠償。
同樣是在鐘管,規模最大的小根養殖場此次洪災也有一定的損失。這個養殖面積達2000畝的大型養殖場年年參保淡水養殖險,今年投保了500畝,獲得了2.52萬元的賠償。三合鄉的吳越水產公司歸毛頭的養殖場也受淹了,獲得了1萬多元的賠償。
據縣人保財險工作人員介紹,淡水養魚保險是德清縣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特色險種,早在7年前,全省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階段德清是該險種的唯一試點縣。在菲特臺風中受災的13個淡水養殖投保戶都獲得了賠款,共計40多萬元,本次最多的乾元鎮養殖戶童建榮獲得了本次理賠金7萬多元,從而為迅速災后自救創造了條件。
來源:中國水產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