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稻谷飄香。安達市的田間地頭,到處是正在緊張作業、忙于秋收的各類農用機械。農民在喜慶豐收的同時,搶農時、上標準,全力以赴加快秋收進度,確保豐收之年增產增收。
安達市中本鎮德本村玉米高產創建示范園區,面積2000畝,是國家級玉米高產創建示范點。園區以偉慶種植合作社牽頭流轉土地2000畝進行規模經營。在技術上,高產創建園區全部采取了1.1米大壟雙行栽培模式、深松整地、選用良種、種子包衣、配方施肥、精點密植、生物防控、防螟促熟、早種機收等技術。為保證糧食顆粒歸倉,該合作社采用了速度快、質量好的大型玉米收割機,利用晴好天氣,抓緊秋收。中本鎮副鎮長史洪海介紹:“現在我們每天3個司機,24小時作業。每天每臺收割機可收割玉米150畝,再有四五天時間就可收完,隨即就會進行整地,為來年農業生產打好基礎。在20日前,整個示范園區全部達到待耕狀態,預計園區畝產1300斤。”
據了解,為了保證今年秋收秋整地工作快速、有序進行,安達市針對今年災害頻發、部分農作物播種相對拖后、貪青晚熟的實際,超前謀劃,及早部署,9月中旬秋收工作全面展開。這個市把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村、到戶、到地塊,市領導包鄉、鄉領導包片、鄉干部包村、村干部包地塊,層層落實責任,確保實現豐產豐收。積極發揮農機合作社的作用,有效解決了大型收獲機械力量不足的難題。全市共有近22800臺(套)農業機械,其中大中型農業機械660臺(套)全部投入到秋收工作中。為確保秋收工作在10月15日前結束,安達市統籌規劃秋收與秋整地的關系,引導、督促農民抓緊搶收,根據各鄉鎮秋收和倒地情況,科學安排整地順序,采取統一調配全市大型機械,集中連片整地。堅持做到秋整地、秋旋耕、秋起壟及秋季農田水利設施建設高標準、高質量、有序進行。
截至11日,安達市農作物已經收獲150萬畝,占應收面積203萬畝的74%。
來源:黑龍江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