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12日,永康市農業局組織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種子管理站、執法大隊等10余名農業專家,對全市規模以上種糧大戶120個單季水稻種植片進行現場目測估產。途中發現多點種出平均畝產高于700公斤的高產片,其單丘最高畝產能夠超過850公斤,這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永康市普通一家一戶農民小面積(1-5畝)種稻的上等水平。永康市這批種糧大戶現已成為了水稻高產種植的主力軍,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重獎。永康市連續多年評選“十大種糧大戶”,市政府給予他們巨大的精神鼓勵和經濟獎勵。促使這些種糧大戶們千方百計地要多種水稻和種好水稻。
2、水稻良種的全面推廣應用。永康市總是將最好的水稻良種優先培訓告知、并優先供應給種糧大戶。據實查這120個點18260畝稻田面積當中,種植高產優質的甬優12、甬優17、甬優15占到55.8%,種植穩產優質的甬優9號占44.1%,良種覆蓋率接近100%。實踐再次證明,先有好品種才能種出好產量。
3、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的多年堅持。農業局要求每位農技人員堅持下鄉“聯大戶”服務制度,局屬農技、種子、農機、農業執法部門多年以來都將培訓種糧大戶,指導他們開展水稻生產作為工作當中的重點,長期、全面性地提供栽培、土肥、植保、農業機械、農業法規等農業技術服務。(永康市)
4、種糧大戶們自身主動摸索水稻生產經驗、并相互之間交流與學習,促進種稻技藝逐年提高。
5、最早的一批種糧大戶,現在多數都成為了當地的“小富翁”,既造新房、又買新車。吸引更多的農民加入到永康市種糧大戶的隊伍中來,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
來源:浙江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