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碧湖鎮上趙村各村民的稻田里,成片金黃的水稻連稈帶穗瞬間被收割機切斷,然后順著傳送帶進入脫粒箱,并在吹風機的鼓吹下,谷留塵去,很是干凈。隨后,稻谷通過出口自動裝入大口袋,稻稈則順溜地“躺倒”在田里。
“水稻機收就是好,省時省力還省錢,讓農民嘗到了很大的甜頭。”說到機收的好處,村民們紛紛豎起了大拇指。趙村村民趙志亮算了筆帳,往年他夫妻倆如果用手工收割1畝水稻要近2天時間,現在用聯合收割機還不到30分鐘。如果請人人工幫忙收割,一畝水稻收割需要煙酒茶飯、人工費等開銷600元左右,而用聯合收割機只需130元,每畝節省資金達400多元。
據了解,今年碧湖鎮水稻種植面積2萬畝,機收面積達1.6萬畝。受今年臺風“菲特”影響,可機收的水稻面積少了近4000畝,若按每畝為農戶節省資金400元計算,全鎮水稻機收共可為農戶節省資金達480萬元。目前,碧湖鎮水稻機收已經展開,10月底前可全面完成。
來源:浙江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