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sis親蝦是我國國內親蝦進口最大的供應商,但是一直備受膜拜的sis親蝦,近兩年也開始出現質量問題,同時在服務方面也欠佳。要改變的這個局面,大家必須團結起來。中國苗企不能妄自菲薄,并不是無可作為。
最近兩年,科納灣的親蝦發展也很快,并且在與苗企接觸溝通中,更平等。像去年,正大、科納灣的親蝦表現也還不錯,sis并非完全不能替代。如果能夠適當減少sis的進口量,策略性的選擇正大、科納灣,就會對sis起到遏制的作用。不要以為中國苗企離開sis就不能活,反過來,sis如果真離開中國苗企,也未必能活得好。中國是親蝦進口大國,廣東親蝦進口量又占中國的大頭,湛江占廣東的九成。所以說,利用好、組織好,完全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和sis的談判,不只是要降低親蝦價格,更重要的是在談判心理上占領一定優勢。中國這么多苗企、進口量這么大,不能一點談判權都沒有,他們說怎樣就怎樣。如果這次不能團結,堅持下去,可以想到,sis以后會更加肆無忌憚,別想再爭取什么價格優惠,也別想讓他們提供更好的服務。
目前看,指望中國的親蝦來替代sis,這是癡心妄想,至少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當務之急,還是要爭取團結起來。我看關鍵在兩點:
一是協會內部的企業能不能團結,大家要達成協議,共進退。不能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讓一些企業搶跑;
二是協會要積極和外地企業協調,爭取更多苗企的支持,大家一起對抗;
第三,主管部門能不能出面協調,民間組織的力量畢竟有限,也沒有強制力,但如果有政府部門從更高層面發話,大家更有信心。像流加協會,有農業部的背景和資源,每年在對外談判上,就比較有話語權。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企業自說自話,要爭取更多資源支持。
來源:中國水產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