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很多地區都開始積極開拓進口海鮮的市場,主要是現今社會上人們對于水產品的需求不斷攀升,同時對于產品質量的要求也是愈加嚴格,所以歐美的高端市場成為了青島海鮮新的發展對象。記者調查了解到,青島進口海鮮來自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六成來自俄羅斯。由于利潤較高,不少企業開始涉足進口海鮮生意,但這個看似高利潤的行業卻險情叢生。
靠海吃海的青島人對海鮮并不陌生,然而近年來,進口海鮮在島城市場銷量越來越大,成了不少市民眼中的寵兒。王女士家住湖光山色小區,前幾天姑姑生病住院了,她一直想去看看,可不知道帶點什么禮物好。在朋友的建議下,她到香港中路一家商場買了幾百元的進口海鮮,給姑姑送了過去。采訪中記者發現,持王女士這種觀點的市民不在少數。由于進口海鮮身價普遍較高,加上市民認為其營養價值更高,因而成了不少市民自己嘗鮮和饋贈朋友的佳品。探訪 商場打出“營養牌”
在香港中路的佳世客,記者看到生鮮區有五六米的專柜陳列著各種進口海鮮,格陵蘭比目魚、阿根廷紅蝦、挪威三文魚、加拿大龍蝦……品類繁多的進口海鮮讓人眼花繚亂。見記者駐足,銷售人員立即熱情地推銷起來,“我們的阿根廷紅蝦賣得非常好,都是深海捕撈的,營養價值很高,自己吃很劃算,送人也很有面子。 ”
營養價值高也成為目前各大超市和海鮮進口商宣傳的主要營銷噱頭。 “比如活化腦細胞、調節血脂、增強免疫力等等這些,都是一些商家主要的宣傳點,但是到底有沒有這樣的功效,有些時候還需要嚴謹的論證,不應該只作為營銷噱頭。 ”從事海產品貿易的馬坤告訴記者。
記者采訪發現,不少餐廳也將進口海鮮作為吸引顧客的招牌。在極地海洋世界附近的幾家自助餐廳,進口三文魚、秋刀魚等都被當作廣告牌打出來。雖然單人消費價格要明顯高出六七十元,但這些餐廳的生意也明顯比一般餐館好很多。調查 六成來自俄羅斯
來源:中國水產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