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炎陵縣從湖南農業大學(湖南省馬鈴薯工程中心)調回15000斤脫毒馬鈴薯種,經研究決定種植在該縣水口鎮,為此,該縣農業局派技術骨干專門為脫毒馬鈴薯種植做技術指導。
據該縣農業局高級農藝師何曉輝介紹,脫毒馬鈴薯是經過一系列技術措施清除薯塊體內的病毒后,獲得的無病毒或極少有病毒侵染的種薯,它具有早熟、產量高、品質好等優點。并現場為農戶講解了優質栽培技術要點:一是土壤條件。要選擇土層深厚、疏松肥沃、通透性好、排水便利的微酸性砂質或輕質壤土;二是種薯處理。要經過消毒、切塊、拌種;三是整地施肥。要深耕翻土,冬閑稻田改種時還應充分曬土,降低土壤的含水量,增加透氣性;四是破膜(揭膜)引苗。春馬鈴薯播種后25天左右,幼苗開始出土,當苗頂膜時,在苗處破膜引苗。并用泥土將苗孔膜壓嚴,防止漏氣酌苗和長草。五是植株調控。每畝用15%多效唑40-50克兌水60-75公斤均勻噴霧1-2次。六是適時播種,覆蓋地膜,合理密度。七是病蟲害防治。可采取種薯消毒、合理輪作、藥劑防治。八是適時收獲。
據了解,脫毒馬鈴薯品種豐富多樣,目前炎陵縣推廣的脫毒馬鈴薯品種主要是湘馬鈴薯1號和東農303,脫毒馬鈴薯的種植在該縣農業局的技術指導和農戶精細耕作管理下,將成為該縣農民增收又一條有效的渠道。
來源:湖南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