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浦江縣浦南街道年豐無花果園時,種植戶傅明年正在給無花果樹修剪枝葉,好讓無花果能更好地采光、成熟。老傅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水果種植“專家”,他家墻上貼著滿滿一墻的榮譽證書。自上世紀90年代初,他先后種植了草莓、葡萄、西瓜、梨等水果,每年都有不菲的收入。在別人都興起種植葡萄的時候,他卻種植起不被人看好的無花果,這是緣何?
2011年,老傅在福州水果批發市場無意間得知無花果潛藏著巨大的經濟效益。隨后,他對無花果的市場需求作了考察,也外出學習無花果種植技術。2012年3月,他嘗試性地種起了約2畝左右的無花果品種——中國紫果,但是,由于秧苗品質不高,成活下來的秧苗只剩6成。隨后,他引進了適宜在江浙一帶種植,較中國紫果風味更佳、果實更大、儲存更久、保鮮更好、且不易裂果的瑪斯義陶芬、紫陶芬等無花果品種。今年7月無花果成熟開始采摘,老傅的20畝無花果給他帶來了較大的經濟收益。
來源:浙江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