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平陽縣水頭鎮南湖社區普美村100畝大棚的重建工作完成,140多畝西紅柿苗均得以補種。
大棚種植西紅柿,是普美村的重要經濟產業。“菲特”來襲,一夕之間,村內的大棚幾乎全部被掀翻,西紅柿苗全部受淹。連日來,普美村的村干部帶著村民們夜以繼日地開展自救。在大家的奮力搶救下,村里挽回經濟損失200多萬元。
這次“菲特”臺風,平陽受災較為嚴重。強臺風登陸時,平陽的實測風力達到12級以上,其中南麂島風力達到了17級。狂風暴雨過后,全縣倒塌房屋215戶,農作物受災1.9萬公頃。昆陽、鰲江、水頭、蕭江、萬全等五鎮受淹,伴隨而來的是全縣大面積停電。受災人口達63萬多人,轉移人員7萬多人。
大災當前,救援為先。臺風登陸后,平陽縣委、縣政府隨即成立了交通電力搶修、工業生產自救、民政救助、農業水利、災后防疫、城建城管、文教衛生通訊、社會治安、宣傳教育等工作組,全面鋪開抗災救災工作。
7日凌晨,風雨未歇,各個工作組已分赴前線。當晚, 7條公路順利修復,供電線路基本恢復通電,全縣全面恢復供水。黨員干部不知疲倦,群眾也跟著行動起來。街頭,出現了不少清掃垃圾、扶正樹木、疏通下水管道的志愿者。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臺風來襲時,蕭江鎮永門村正值村委會選舉。剛剛選舉產生的新一屆村兩委成員,第一時間投入防臺抗臺戰役,災后又第一時間帶領群眾展開自救和恢復生產,樹立了新一屆村兩委班子新形象。
臺風夜,剛上任的昆陽鎮石塘村女書記湯曉薇冒著狂風暴雨,帶領村兩委黨員干部,排查險情,利用私家車連續轉移人員100余人。臺風過后,湯曉薇雖然發著高燒,但仍堅持組織人員做好災后自救工作,片刻不離崗位。
在蕭江鎮,一支由鎮機關干部、消防隊員、巡防隊員等10余人組成的應急小分隊,在三天兩夜里,先后緊急轉移了被圍困的大同社區一工地里大人、小孩等100余人,并裝填和搬運沙袋2000余個,加固被沖毀的約100米長江堤,護住了江堤“命門”。
來源:浙江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