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烏魯木齊,許多中小學周邊都有以家庭作坊為主的“小飯桌”,為家遠路途不便的學生提供午餐等。但是,這些“小飯桌”的衛生質量卻讓家長們在放心之余多了一些擔憂。
據初步統計,烏魯木齊中小學周邊有“小飯桌”600余家,其中大多數是利用民房作為經營場所,從業人員食品衛生意識淡漠、經營場所分散隱蔽、廚房面積不達標、不落實原料采購制度、消防和消毒設施不全、超負荷經營等問題和隱患,飲食安全和質量堪憂。
今年,當地政府對此采取了進一步措施,制定出臺了《學生小飯桌監督管理規定》,明確“小飯桌”經營者為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并對經營面積、衛生管理、硬件設施、食品安全等做出明確規定。
針對過去監管機構不明確的情況,烏魯木齊建立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牽頭,公安、工商、教育、環保、物價、街道社區等相關部門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履行日常管理和監督檢查職責的“小飯桌”監管體系。
在此基礎上,建立“小飯桌用餐學生家長、衛生監督員聯合檢查機制”和“小飯桌學期登記公示制度”,并制作“小飯桌餐飲衛生安全檢查表”,由學校組織學生家長、衛生監督員不定期對校園周邊小飯桌進行檢查,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根據檢查結果進行規范,每學期在各學校予以公示。
據悉,目前全市已經有131家“小飯桌”辦理了餐飲服務許可證。
來源:食品產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