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24日兩天,筆者先后到祁陽縣三口塘鎮五星、上馬、良衙里等村走訪調查得知,晚稻已收割90%以上。晚稻已收割的農戶,大部分晚稻稻谷還沒賣。究期原因,無非就是糧價太低,農戶們等待漲價。
目前,祁陽縣中、晚稻到戶收購價為121―123元/50公斤,比早稻還低3―5元/50公斤;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0―12元/50公斤;而且今年不區分中、晚稻,不區分米質好壞,統一收購價,本地的高檔優質稻――天龍一號當前到戶收購價134―135元/50公斤,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10元/50公斤,降幅6.9%;到庫收購價為138―140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12元/50公斤,降幅7.8%,沒能實現優質優價,糧價的下降,導致農民種田積極性受到了較大的挫折。
為此,筆者走訪了部分種糧大戶和糧販。三口塘鎮上馬村的徐開早,既是種糧大戶又是糧販。他說:今年早晚稻糧價比去年都低,糧食既收不上來,又賣不出去,明年種田的農戶可能會減少,稻田拋荒將增多,種雙季稻的更少,種一季稻的將更多;里塘村四組“七仙女種植合作社”負責人唐月華說:由于糧價下降,種田沒錢賺,她們表示不會合作了,有的將出去打工,有的在家帶小孩,適當種點一季稻,確保自己有飯吃就可以了,至于稻田拋荒問題,她們也無法解決。
目前的情況就是,稻谷的產量雖然提高了,但是生產成本也在不斷上升,糧食價格卻上不去甚至還下降,增產卻不增收,農民種田積極性不斷下降,已導致大量勞動力外出,最終導致稻田拋荒越來越嚴重,糧食總產量下降等一系列問題。
如何保護農民利益,一直是我們黨和政府的非常關心的大事。個人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提高農民種田積極性勢在必行:一、加快土地流轉,大力扶植種糧大戶,讓種糧大戶得實惠;二、搞好農田基本設施建設,提高農業機械化率,便于集中經營;三、加強種糧大戶管理和扶持,讓政府利農政策得到充分利用,杜絕種糧大戶泛種、爛種,廣種薄收;四、充分發揮農技推廣人員的作用,提高農業技術的利用率;五、提高糧食收購價格,嚴格規范管理糧食收購市場,維護糧食市場穩定。
來源:湖南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