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深圳市場上的進口大米不再是高端泰國米“一枝獨秀”,來自越南、巴基斯坦等國家的低端大米亦漸成氣候,“洋大米”正從高端和低端領域“合力”沖擊國產大米的主要消費地位。“洋大米”正在想方設法擴大在華市場,與此同時,世界級糧食加工機械制造公司都在我國落了戶,并建立起了完整的糧食加工機械、電子設備等制造體系,設立銷售公司,有計劃地逐步收購我國糧機制造行業內的強勢企業,以求壟斷國內市場。我國糧機制造業正面臨巨大的挑戰。
“洋大米”走俏市場
目前深圳市場可供市民選擇的大米全面豐富、種類頗多,除了產地特色明顯,在價位上也形成了低端、中端和高端等路線,定位清晰分明。
與“土大米”全線通殺的情況不同,“洋大米”在深圳市場上的定位非常有趣,形成了兩個極端:一類是多年來一直居于高端,價位最高、口感最好的泰國大米,另一類則是近年來純粹以低價殺入的來自越南、柬埔寨和巴基斯坦等地的低端大米。
對于泰國米,深圳市場早已熟悉并已培養出一批忠實愛好者。但在深圳眾多的超市和菜市場中,市民卻少見甚至從未見過標明產地為越南或者巴基斯坦的大米。那么這些進口大米都到哪去了呢?
在深圳經營糧油批發生意多年的劉興生告訴記者,越南、巴基斯坦等國進口的大米絕大多數都是低端大米,在深圳市場上的主要競爭對象是以廣東、湖南、江西為代表的南方早稻,以及一些面臨換季輪換的國產大米。
實際上,越南大米、巴基斯坦大米最早進入深圳市場時,也曾在批發市場做推廣,但限于這些大米的口感偏硬,在流通領域一直難以找到突破口。但很快,這些進口低端大米就找準了方向:用于食品加工。據悉,這些越南大米、巴基斯坦大米在食品加工領域,大多用做酒、味精、高端飼料等。
來源:中國食品機械設備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