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臨沂黃山鎮的死魚事件一經報道引發了各界關注。那么導致死魚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河水是否受到了污染呢?
28日,隨著一份環境檢測報告的出爐,山東臨沂羅莊區黃山鎮死魚事件有了初步結果,報告顯示,事發地水域未受污染。漁業部門判斷死魚因缺氧造成。
10月23日晚,羅莊區黃山鎮安頭村、柴口村、栗林村的沂河水域內,幾乎同時出現了河道內養殖魚類大量死亡的一幕,原因不明。25日,緊鄰栗林村的下游村落雙河村也開始出現死魚現象。25日上午,羅莊區環保分局環保監測大隊的執法人員到事發現場進行了調查,并取水樣送交市環保局進行監測。
28日上午,水樣的檢測報告出來了,結果顯示,該流域的沂河水質cod(化學需氧量)、氨氮含量正常,無被污染的跡象,只是水中的水溶氧含量較正常偏低。“我們對事發地的水域進行了一番嚴密的走訪調查,上游的養殖魚類未受影響,而且沿街未發現排污口,因此,魚類受污染致死的可能基本可以排除。”一名市環保部門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隨后,記者將這份檢測報告的內容反饋到了漁業部門,一名漁政科的工作人員表示,既然水體沒有發生變化,那養殖魚類被毒死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化驗魚類是否因中毒而死,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而且臨沂當地化驗不了,需要送到煙臺漁政部門進行化驗。”這名工作人員表示,如果魚類因中毒死亡,必須要等到毒素滲透到魚肉當中。
“根據經驗判斷,因缺氧造成的死亡可能性更大一些。”漁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以往的工作經驗,因缺氧導致的魚類大量死亡所占的比重相當大,養殖密度過大、河水流動性較差,都是導致水中含氧量較低,魚類突然死亡的原因。
“馬上到了收獲期,魚的個體較最初變大了許多,但養殖區域還是原來那么大,很有可能導致水中的含氧量供應不足。”這名工作人員判斷說。
另外,這名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市政府一直明令禁止在河道內圍網養魚,“擅自在河道內安裝網箱養魚,不僅嚴重污染了河道水質,而且也影響河道暢通,因此,近年來,相關部門一直沒有放松對河道內網箱養魚的清理力度。”
來源:中國水產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