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的時間,我國多個地區先后經歷了數次臺風的侵襲,面對強勁的臺風,各地區水產養殖以及漁業都遭受了重創,養殖戶更是損失慘重……半個月前,受超強臺風“菲特”帶來的強降雨影響,我市17.83萬畝農作物受災,尤其是杭白菊、水果、蔬菜三類經濟作物損失慘重,絕收面積近1萬畝,大量畜禽走失、死亡,農業直接經濟損失1億多元。面對災害影響,浙江桐鄉市的政策性農業保險是否能發揮出化解風險和經濟補償的功能,其中,又有哪些不足?對此,記者進行了深入采訪。
農險助力災后自救
農業靠天吃飯,自然風險難以避免。崇德果蔬專業合作社在此次洪水災害中遭受重創,100畝花菜幾乎“全軍覆沒”,部分蘆筍也難逃厄運。望著這即將收獲的農田被毀,合作社理事長范建良緊鎖眉頭。正當全社會積極投入災后自救時,崇福鎮農經中心及保險公司一批工作人員的到來,讓范建良長舒了一口氣。經查勘定損,該合作社受損200畝大棚蔬菜,總賠付額15.8萬元。
說起農業保險,范建良拍手叫好。“以前一旦天災降臨,我們損失慘重,自從有了農業保險后,心里就踏實多了。”范建良說,理賠款為合作社迅速災后自救創造了條件。 大災過后,我市各鎮(街道)及保險公司的相關負責人深入一線,迅速開展涉險農戶的農業損失理賠工作,幫扶受災農戶積極應對災后重建,及時恢復生產,最大限度減少農戶損失。截至10月24日,全市共上報政策性農業保險案件206件,其中損失水稻 9208畝、大棚蔬菜1042.44畝、生豬3000頭、雞13032羽、鴨7800羽、農房108間,除了水稻和大棚蔬菜正在抓緊核實受損面積和賠款金額外,其他損失已全部賠付到位,理賠金額達158.81萬元。
水產養殖想保卻難
大麻海北圩水產專業合作社暴雨之后汪洋一片,完全看不清原本魚塘的輪廓。社長沈天富除了盡快排水外,更多的則是嘆息,“這幾年的心血都在里面,現在魚兒死的死、跑的跑,怎么這水產就沒個保險呢?”
來源:中國水產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