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進入11月份以后,東北地區新糧收獲工作將相繼結束,隨著政策的明確,市場方向也將逐漸清晰,關于玉米價格后期走勢也會給出答案。
目前產地新糧已經啟動上市,玉米供應量逐日增加,多地糧價走弱,后期將迎上量高峰,無政策支撐的情況下,下行趨勢明顯。
雖然產地新糧價格同比偏低,但相比去年,今年農戶賣糧積極性明顯提升,一方面是因為經歷了去年糧價的持續下跌,農戶對玉米價格的心理預期降低,另一方面是因為今年多地玉米產量提升,使一部分農戶在售價上作出讓步。因此,今年玉米上市初期,農戶處供應量充足,各主體處到貨量充裕,壓制東北玉米價格下行。
當前,水分30%玉米遼寧和吉林兩省貿易商處主流收購價格為1640~1660元/噸,較上市初期小幅下降40~60元/噸。沈陽新民某貿易商反應,玉米收獲后,當地出現多次降雨,不利于水分下降,加之今年部分地塊玉米在生長期時出現倒伏,質量欠佳。因此部分農戶售糧積極性高漲,烘干塔日收購量600~800噸左右,當地烘干塔基本都已開工,糧源供應充足,收購價格紛紛下調。
除貿易商外,現東北深加工日均收購量均在千噸以上,部分企業收購量接近4000噸,壓制企業收購價格下調。北方的錦州、鲅魚圈兩港的新糧到貨量也呈現持續增加的態勢,錦州港公路到貨量已經接近10000噸,部分企業收購價格也相應下降。
當前收購方多持謹慎心態,不敢做大庫存,以隨收隨走為主,沒有搶收情況發生。貿易空間狹窄,市場缺乏提價主體,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東北玉米價格缺乏上漲動能。另一方面,目前銷區市場主要受西北和華北玉米供應,價格上,華北糧到站價格較東北玉米具備100元/噸優勢,抑制了東北玉米的外流。
當前市場行情偏弱,方向尚不明確,貿易商多根據情況謹慎收購,烘干塔開塔數量有限,預計進入11月份以后,東北地區新糧收獲工作將相繼結束,隨著政策的明確,市場方向也將逐漸清晰,關于玉米后期走勢也會給出答案。
來源:中國玉米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