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報道稱,鑒于中國的肉類需求不斷增長,飼料需求也隨之上升,玉米供應缺口擴大,中國不大可能達到玉米95%國產的目標,為此政府已經批準進口阿根廷和烏克蘭玉米。未來中國的玉米進口量有可能2019年前后成為全球最大的玉米進口國。
上個月,中國農業部部長韓長賦曾表示,因需求不斷增加,中國將逐步擴大玉米進口。此前,韓長賦表示仍然堅持國內實現基本自給作為玉米產業發展的總體方針,支持玉米生產,防止玉米成為“第二個大豆”。
國家發改委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姜長云則認為,增加玉米進口不可避免。
據美國農業部預計,2013/14年度中國料進口700萬噸玉米,上一年度進口僅為300萬噸。
中糧集團高管范振鈺則稱,到2018年玉米的自給率可能為93%,到2020年降至90%。
姜長云認為,國內種植玉米達到90%,這一目標是可接受的。這樣計算,中國將進口玉米2,000萬噸,超過目前第一進口大國日本在2012年的進口量1,490萬噸。
而在上個月,路透引述美國谷物委員會駐華經理bryan lohmar的預計稱,今年10月到明年9月的2013/14年度,中國的玉米進口量可能增長超過三倍,達到創紀錄的1000萬噸。
如進口量達到千萬噸,中國將取代墨西哥和韓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玉米進口國,僅次于日本,進口量占全球玉米貿易量的10%。
玉米需求的增長主要源于國內肉類消費的增加。6月公布的經合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農業展望報告,未來10年中國肉類需求將增長20%。
為應對擴大的供應缺口,中國近來已經向更多的國家開放玉米市場,例如阿根廷和烏克蘭。
明年阿根廷對中國玉米出口可能達到100萬噸,烏克蘭最近將12萬噸玉米運至中國以換取貸款。
此外,巴西農業部國際關系秘書處商業事務部主管benedito rosa預計,中國將在今年批準巴西對華出口玉米,2013/14年度就會有少量巴西作物出口中國。
但路透稱,鑒于這些國家國內的需求也在不斷擴大,美國可能仍將是中國主要的玉米供應國。
(恨琴)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