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就是效益。葡萄落市,“葡萄之鄉”新浦傳來喜訊:農民收入又創新高,全鎮1.5萬畝葡萄畝均產值1.2萬元左右,畝均純收益8000元左右。
近五年來,新浦鎮在品牌建設中依靠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科技進步提升規模優勢和品質競爭力的同時,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產品經紀人的市場主體作用,引導鼓勵他們“走出去”,把產品優勢轉化為市場勝勢,實現基地市場互聯互通。“先在國內大中型城市設立本市地產農產品精品銷售窗口,擴大慈溪葡萄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再吸引全國經銷商上門收購,形成產地市場集聚效應,全鎮90%以上的葡萄在家門口銷售。”新浦鎮鎮長房央群詮釋了品牌建設之路。
“2008年,見本地葡萄連年銷售疲軟,我們響應政府號召,先到山東設窗口銷售,第二年又到北京設窗口,然后到東北三省和內蒙古,今年又開拓廣東市場。‘走出去’不但開闊了視野,也讓我們了解了市場和自己的優勢。”市高科果蔬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徐衛軍見證了“產地市場”的形成。據徐衛軍介紹,在全國眾多葡萄規模化產地中,新浦等地巨峰葡萄6月底上市,此時臺州、溫州葡萄正好退市,而山東、河北葡萄要等9月初上市,趕上市場空當期的慈溪葡萄因糖度高、口感好,單價高出一倍。
從2009年開始,新浦葡萄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型:山東、北京等地經銷商陸續上門設點收購,到2010年,“產地市場”基本形成。如今,每年葡萄上市旺季,上百個經銷商云集收購,產品供不應求,今年售價4.6-5.8元/斤,比5年前價格提高80%左右。
為打造慈溪葡萄“升級版”,放大品牌效應,新浦鎮做好農業基礎設施完善的文章。從去年開始,該鎮實施《慈溪市新浦葡萄主導產業示范區小型農田水利項目》,總投資5800萬元,覆蓋全鎮耕地,全面改善葡萄主導產業示范區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條件;大力推廣農業節水灌溉工程,預計到今年底全鎮噴滴灌面積達到17700畝,占全鎮耕地面積的65%;積極打造園區亮點,在2009年實施《慈溪市新浦萬畝大棚葡萄基地建設項目》的基礎上,今年又啟動實施《慈溪市新浦葡萄主導產業示范區項目》,進一步推動休閑觀光農業的發展。
葡萄是新浦的農業特色品牌,也是全市農業的一張名片,作為主產區的新浦把好“產地市場”的質量關。“品質是品牌的生命線。”房央群透露,“市、鎮、村三級農業部門在葡萄栽培技術上進行指導,并加強監管,對葡萄進行全面抽樣檢測,樣品100%合格。”
來源:浙江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