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桑植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糧油高產創建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推廣普及農業新技術,強力推進糧油高產創建工作。盡管夏糧遭遇了中后期嚴重旱情影響,但糧油高產示范片均喜獲豐收,油菜、玉米、水稻單產分別達到181.3公斤、642.2公斤、656公斤,比去年核心示范區增加了5.2%、5.1%、5.1%。
據了解,桑植縣屬典型的老、少、邊、窮、庫區,全縣耕地面積31.5萬畝,其中水田面積17.9萬畝,常年糧油播種面積在80萬畝以上,而單產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糧油作物產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山區特殊的氣候條件和農民傳統的種植習慣所導致。為改變現狀,縣農業主管部門積極引進、探索糧油高產栽培技術,緊緊抓住糧油生產中關鍵技術,進行強力跟蹤服務和指導,實現糧油高產創建的目標任務。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適時早播。近幾年,該縣農業部門通過摸索和實踐發現,根據桑植氣候特點,糧油適時早播,可以趨利避害,有利于糧油高產。二、合理密植。縣農業主管部門根據全縣主推品種特性,要求合理提高密度,積極倡導“寬窄行”栽培,嚴格株行距離,增加栽培密度,同時旱地推廣間作套種或輪作,為提高糧油作物產量打下堅實基礎。三、肥水管理。由于密度增加,肥水管理水平要求相應提高,特別是用肥量要相應增加。縣農業部門加強糧油生產的肥水管理,根據不同品種,不同生長時期合理施肥。四、病蟲害專業化防治。為實現綠色生產,降低成本,縣農業技術部門積極推廣專業化統防統治,為專業化防治合作社與農戶牽線搭橋,即由雙方簽訂合同,農戶每畝向專業化防治合作社繳納一定的統防統治費用,就可享受統防統治全程服務。同時,抓住關鍵時期、關鍵節點,到田間地頭加強跟蹤服務指導,為增產增收做好保障,實現了農業增效、糧油增產、農民增收。
據悉,桑植今后將進一步擴大糧油生產試點范圍,抓糧油生產關鍵技術推廣應用,力爭將全縣糧油生產提高到新水平,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