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香港奶粉“限購令”引發熱議
香港立法院出臺“奶粉禁令”,任何人除非有出口許可證,否則每24小時不可帶多于1.8公斤(大約兩罐嬰幼兒奶粉)處境,違例者最高會被罰款50萬元并監禁2年。
3月29日,“美素麗兒”奶粉慘假事件曝光
央視曝光號稱荷蘭原裝進口的美素麗兒奶粉用的奶粉竟然是來路不明的進口奶粉和過期奶粉。
5月1日,國家質檢總局正式實施《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
加大評估檢查力度,只有合格并符合中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嬰幼兒奶粉方可入境。解決國內、國外奶粉檢測雙重標準的問題,提高進口奶粉的進入門檻,整頓“假洋奶粉”市場。
6月4日,工信部發布《提高乳粉質量水平 提振社會消費信心行動方案》
督促企業強化管理,強化行業準入管理,推行產業結構調整,鼓勵收購兼并,推動產業技術改造,完善標準體系建設,加強輿論宣傳引導。提高國產奶粉產品品質,提升消費國產奶粉的信心,政策支持奶粉行業集中度上升,輿論上支持國產奶的發展。
6月-8月,工信部組織為期三個月的嬰幼兒乳粉企業質量安全專項檢查
重點要求企業強化內部食品安全管理,健全和落實質量安全管理體系。
6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公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
參照藥品管理辦法嚴格管理,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須具備自建自控奶源,任何企業不得以委托、貼牌、分裝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鼓勵和支持企業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未經國家專門檢驗檢測機構復核,不得發布嬰幼兒配方乳粉的檢驗檢測結果等信息等。
6月21日,工信部宣布“兩年內新嬰幼兒奶粉不再審批”
主要對2011年以來新建的項目要做清理和審查,推動127家奶粉乳企的兼并重組,如果不是兼并重組,簡單意義的改擴建也不能被核準
7月1日,準對奶粉展開“反壟斷調查”
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發壟斷居對合生元、多美滋、美贊臣、惠氏、雅培、美素佳兒、貝因美、明治等多家奶粉企業進行發壟斷調查,各大洋奶粉紛紛下調價格,以應對發改委反壟斷調查,減少處罰。
8月初,新西蘭恒天然爆“肉毒桿菌事件”,新西蘭部分乳制品禁止進口
來源:食品產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