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食用油巨頭紛紛宣布降價,11月初,食用油又開始了今年的第二輪降價。成都商報記者昨日走訪市內多家商超發現,小型連鎖超市和大商場都在搞活動,以促銷的名義對多款食用油進行降價銷售。
在草市街某大型超市內,二樓的電梯口和食用油專區都在搞促銷,多個食用油品牌都有大幅降價。原價78.8元一桶的5升裝福臨門非轉基因玉米油現在賣67.9元,降幅接近14%;原價87.9元一桶的4升裝西王玉米胚芽油現在賣55.9元,降幅超過30%。
益海嘉里集團相關人士昨日向記者證實,“集團旗下的金龍魚菜籽油產品在10月中旬已下調價格,降幅為10%~15%,此次降價只針對菜籽油產品。”
在歐尚,記者還看到幾位年輕女士拿著手機在掃條形碼,“這是一個比價軟件”,一位手里提著兩桶魯花花生油的女士對記者說,她買的油現價99元,之前賣一桶要129元。
對于此次食用油出現年內第二次降價,多位業內人士都表示,上游原材料價格下行仍然是主要原因。據了解,食用油屬于大眾油品,國內食用油價受國際油價走勢影響很大。蜀都大道上某超市一位負責采購食用油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正是大豆和花生的收獲季,產量較大,但由于其價格并未出現大幅度上漲,食用油的價格也不會上漲。
據業內人士分析,其他品種食用油價格下調,雖然一定程度上受到豆油降價的影響,但根本原因還是原材料價格的下跌。益海嘉里方面表示,金龍魚菜籽油10月中旬率先降價,這與國內外市場菜油原料價格變動幅度基本一致。東方艾格農業分析師馬文峰稱,與今年5月份食用油降價原因一樣,原材料價格仍是影響食用油價格的主因。
“現在是食用油銷售的淡季,需求量較少,近期內價格不會出現大幅度的上漲。”蓮花社區一家銷售大米、花生等農產品的老板也告訴記者,入秋以來,花生和大豆的價格不漲反降導致其供大于求,“今年的莊稼收成好,食用油的價格必然會降”。
(成都商報)
來源:成都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